<!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幷州,晉陽城外,丁偉率領眾文武和白馬營,在召開討伐董卓的誓師大會。
丁偉,太史慈,趙雲,以及白馬營統領陳到,全是白盔白甲,白馬白袍,在他們身後,五千白馬營也是同樣的裝束。
在他們前面,有一高臺,高臺之上,幷州長史董昭正在高聲宣讀討董檄文。
“國賊董卓,意圖篡弒,殘害賢良。毒殺少帝,夜宿龍床。淫亂後宮,違逆天常。罪惡滔天,人神共憤。有志之士,當執戈矛。同仇敵慨,劍指洛陽。誅滅董賊,澄清朝堂!”
董昭說完之後,丁偉跳下戰馬,跨上高臺,抽出佩劍,遙指天宇。
“清君側,誅董卓,報父仇,斬呂布!”
五千白馬營齊聲高喊:
“清君側,誅董卓,報父仇,斬呂布!”
聲音震破寰宇,響徹雲霄。
丁偉的討董檄文,和袁紹的詔書,彷彿晴天一道霹靂,讓大漢十三州同時震顫,真如他們所想的那樣,天下雲集響應。
“主公,這是袁紹的書信。”賈詡遞過了一封信。
丁偉的大軍此時駐紮在壺關,討伐董卓,丁偉共帶了白馬營,狅獅營,黑騎營共九千騎兵,號稱一萬。太史慈,趙雲,陳到,周倉,黃忠為大將,賈詡為參軍校尉。
幷州諸事皆交於沮授與董昭負責,其餘將領均駐紮在各重要之地。
之所以讓賈詡隨軍,主要考慮到洛陽城中和王越的聯系更方便一些。
丁偉開啟信看了一遍,“袁紹讓我到酸棗會盟,沒想到,竟然有二十路諸候之多!”
原先的歷史中,是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現在加了一個他,變成了二十路,而不是十九路。丁偉又拿過了信,仔細觀看,同時回顧一切的歷史,對照一下這些諸侯以後的結局,他要提前做好一切部署,以便在討董結束後,群雄逐鹿是佔據優勢。
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字公璐,汝南汝陽人,袁逢之子,袁隗之侄,袁紹之弟。討伐董卓之後,與袁紹對立,結果被袁紹、曹操擊敗,率殘兵奔九江,從此割據揚州。可沒想到這家夥狂妄的竟然首先稱帝,建號仲氏,一下成為眾矢之的,被曹操稱為冢中枯骨。加之他稱帝後奢侈荒淫,橫徵暴斂,使江淮地區殘破不堪,民多饑死,部眾離心,先後為呂布、曹操所破,最後成為真正的孤家寡人,吐血而死。他是典型的窩裡鬥,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第二鎮,冀州牧韓馥,字文節。潁川郡人。冀州是大漢十三州中最富裕的地方,兵精糧足,在原來的歷史中,他麾下有沮授和荀諶這樣的頂級謀士,有張郃高覽這樣的名將,可惜卻不能很好的用,反而引狼入室,讓袁紹兵不血刃奪取冀州,他被迫投靠張邈;之後張邈與袁紹的使者見面,韓馥以為是要來殺害自己的,於是在廁所中以刻書用的小刀自殺,可謂是十八路諸侯中最窩囊的一位。
第三鎮,豫州牧孔伷,字公緒,陳留人,他後來被董卓的部將李傕等人攻殺而死,因此以後的豫州牧,則有很多人曾擔任過,如孫堅,劉備等。丁偉已經在汝南布了局,看來一定要早動手。
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字公山,東萊牟平人。是漢室宗親,劉輿之子,劉繇之兄。劉岱只能算是一個武將,他在後來討伐兗州黃巾時,不聽鮑信之勸,擅自進兵,結果被黃巾兵給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