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這劉僻和龔都,還是有些能力,主公猜得沒錯,他們的確選擇了臥牛山做為後方,進可攻,退可守,汝南太守趙謙可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呀!”郭嘉和丁偉在帥帳中談論著黃巾軍以及汝南的情況,顯得非常輕松。
“趙謙也算是個人物,開始被波才和彭脫打得大敗,不過很快還能穩定下來,收複濮陽和上蔡,將不利的局面又扭轉過來。”
趙謙在歷史上也是很有名氣的,董卓遷都長安之後,他任司隸校尉和前將軍之職。
這時,盤踞在白波谷附近的黃巾殘軍以郭阿太,韓暹等人為首,起兵造反。
趙謙奉命,和中郎將牛輔一起,出兵攻打。最後利用分化瓦解招降等各種手段,平息了白波軍起。
“那主公認為他這一次能挺過這一關嗎?”
幾天前,丁偉就得到訊息,李大目,青牛角和郭大賢等人,率領大約兩三萬黃巾軍,氣勢洶洶的殺向汝南。
趙謙率領五千兵馬,在邵陵與黃巾軍對峙。
“只要趙謙不主動出擊,固守上菜和濮陽,那李大目和青牛角等人,便奈何不了他。可是這個趙謙帶兵去邵陵,看來是沒把黃巾軍放在眼裡,倉促出擊,這可是兵家大忌啊!”
“主公說的對,我們也應該做些準備了。”
“報一一”正在這時,一名親兵在帳外稟報。
“進來!”
“稟報將軍,軍師,有一人自稱是上蔡都尉,要求見將軍!”
“上蔡都尉?”郭嘉略一思索,“看來被主公猜中了,趙謙敗了。”
“帶他進來吧!”
兵士出去之後,很快帶著一名小將走進了帥帳。
“上蔡都尉陳到參見鎮北將軍!”來人一身白色盔甲,顯得非常英武,但他的身上,沾滿了塵土和鮮血,頭上冒著熱氣,汗水順著臉龐往下流。
“陳到?”丁偉一聽到這個名字,心中一陣火熱。“來汝南這麼長時間了,怎麼把陳到給忘了?”
熟悉三國的人,都會喜歡陳到,《三軍演義》中的趙雲,一半應該是陳到。
陳到字叔至,豫州汝南郡人。他是關羽張飛之後,第三個跟隨劉備的人,隨劉備轉戰四方,在蜀漢中,與趙雲齊名,乃劉備親軍“白毦軍”統帥,一直跟隨劉備身邊領軍,以忠勇著稱。
蜀後主劉禪時期,陳到官至徵西將軍,封亭侯。諸葛亮準備北伐中原,欲移軍漢中,於是在永安駐守的李嚴移屯江州,留下陳到駐守永安。陳到被任命為永安都督,仍歸李嚴統管,最後病逝永安。
但有一點不可忽視的是,陳到所統領的“白毦”軍,是劉備帳下精銳中的精銳。
郭嘉看著丁偉的眼神,又看看下面的這個陳到都尉,似乎明白了什麼。
“陳都尉,不知見我家主公有何事?”
郭嘉一說話,丁偉馬上回過神來,“來人,給陳都尉看坐!”
“多謝將軍!”陳到的眼中充滿了感激,他確實是累了。“將軍,趙太守兵敗邵陵,五千大軍全軍覆沒,現在退守上蔡。上蔡是小城,兵微將寡,而黃巾賊軍多而兇悍,故實難堅守。太守命末將闖營殺出,來將軍處求救,還望將軍速發救兵啊!”
“陳都尉放心,本將軍這就整頓兵馬,你且下去休息一下。”
“多謝將軍!”陳到再施一禮,隨一名兵士出了帥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