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主公,我已派出十幾名探子,進入城中仔細查探,城中除了一些老弱婦孺,沒有鮮卑軍的一兵一卒。據那些人說,鮮卑大軍,已於三日之前撤出上谷郡城。”丁偉帶著大軍來到上谷郡城前,太史慈和廖化彙報城中的情況。
丁偉仔細觀察,只見上古郡的城門洞開,城樓上沒有任何兵卒,城門口偶爾有出入的百姓,這時,只見一個老頭,趕著三隻羊走了出來。
丁偉的心頭猛然升起了一陣警覺,這個畫面怎麼這麼熟悉?這不正是諸葛亮布的空城計嗎?可是鮮卑人如果在這兒布空城計,能有什麼作用呢?
“城的周圍可曾探查過?”
“稟主公,我已將斥候放置百裡以外,均無發現鮮卑人的蹤跡!”廖化彙報說。
“子義,元儉,你們二人在此紮營,等後軍到來之後再做定奪。”
“是!”二人領命,前去安營紮寨。
“元福,點齊一百校刀手,子龍,公明,隨我繞城探查一週。”
“是!”
丁偉帶著三個人,沿著幹涸的護城河,緩緩的向前走。他們探查的非常仔細,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可是一圈下來,也沒有發現什麼可疑之處。
四個城門都開啟著,詢問從城中出來的人,回答幾乎一樣,鮮卑軍的確是三天之前就已經撤離了。
“鮮卑軍沒有抓人嗎?”丁偉總是覺得什麼地方不對,他忽然想起來,在固安的時候,鮮卑軍也把青壯和婦女全都抓走了,只留下了一些老弱病殘,大多數都是五六十歲以上的。可是上谷郡城中,這些人的年齡有三四十歲的,還有一些青壯和婦女,這個引起了丁偉的懷疑。
“回稟軍爺,鮮卑人怎麼會不抓人呢?我們是他們放回來的。”說起鮮卑軍抓人,他的臉上露出了驚恐的表情。
“軍爺,鮮卑人個個兇殘,我們上谷郡城中原有一萬多人,鮮卑人來了,殺死了許多人,又抓走了許多,現在只剩下三千多人,還有一千多都有傷。”另一個百姓接著說。
“子龍,公明,你們倆怎麼看?”
“主公,從現在知道的各種情況來看,鮮卑人應該已經撤走了,可是他們為什麼要撤呢?我還是不明白。”趙雲的心中也有疑問,但實在找不出原因。
“主公,這肯定是陰謀!”徐晃說的非常堅定。
“哦?公明你看出了什麼?”
“第一,這裡沒有任何疑點,這本身就是一個疑點,這是我父親告訴我的。第二,我們這一路都太順了,這很不正常。”
“公明說的好呀!”丁偉非常贊賞徐晃分析問題的方法,他不愧被郭嘉都稱為有周亞夫之風,假以時日,的確可成為統帥之才。
丁偉等人探查回來之後,太史慈和廖化已經紮好了營寨,路障、陷阱等也已經設好。這是丁偉對所有將領的統一要求,只要安營紮寨,就必須假想敵軍半夜來劫營,以此設好防衛。
一夜無事,第二天中午,蘇林和夏候蘭的後軍押送著糧草也趕到了。
蘇林對上谷郡城中的情況也毫無頭緒,看不出任何端倪,只是覺得不正常。
最後丁偉下令,全軍進入上谷郡城中。
進城之後,丁偉沒有去太守府,而是先檢查了糧倉,糧倉中空空如也,顯然已經被鮮卑軍全部洗劫。糧倉的位置在城中心,城外即是射火箭,也無法射到。丁偉很滿意,吩咐夏侯蘭將糧草全部放入糧倉中。
在來之前,丁偉已經計劃好了,抗擊鮮卑,必須要有一個堅實的後方,這個後方,他就選定了上谷郡。
上谷郡的北邊還有一個代郡,是緩沖地帶,而上古郡的西北方,就是雁門,屬於幷州地界,此次抗擊鮮卑,肯定要聯合併州。
丁偉來的時候,帶的糧草,本來就可以讓三千大軍用一年。沿途經過冀州時,又得了許多糧草。再加上蘇林在廣陽做的臘肉,足以讓這五千大軍用一年有餘。
夏侯蘭繼續帶領一千兵士看守糧倉,蘇林和周倉帶領500校刀手將城外的護城河再挖深一些,同時佈置了一些陷阱。
趙雲帶一千兵馬駐守東門,太史慈帶一千兵馬駐守南門,徐晃帶一千兵馬駐守西門,丁偉自己親自帶一千兵馬駐守北門。
軍營就設在城樓之下,先將守城的各種器械,弓箭,油鍋,盾牌,擋箭的木板,滾木雷石等等全部放在合適的位置,然後才安營紮寨,埋鍋造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