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蒼涼悠長的號角響徹群山之間,陽關城外五里處,萬馬齊嘶,旌旗蔽日。沐恩節前一天,以蒙真本部狼軍為主體的塞外聯軍兵鋒直抵陽關城,蒙真西路大帳軍僅留一個萬人隊留守玉門關,計兩萬騎兵,六萬步卒,其他輔兵十餘萬,號稱二十萬兵力,傾力進犯陽關城,希冀畢其功於一役,拿下延夏西部戰場最後一個要塞,殲滅最後一支成建制的抵抗部隊鐵血軍。
陽關城頭,剛剛巡視完城防的鐵血軍大都督吳意望著遠方遮天蔽日的蒙真軍陣容,輕嘆了一口氣。
已經快半年了,從吳府出發的時候是金秋時節,眨眼已是隆冬了。這個世界和地球世界還是有高度的相似之處,高緯度地區,極寒天氣持續時間很長,有意思的是,有些細節和前世似是而非。
比如延夏國土呈楓葉形,這是多個遊記記載且經官方承認的;再比如延夏國土內一百餘個民族,夏族為絕對主體,黑眼睛黑頭髮黃面板,與前世漢族人種外觀無異,大致上有十數萬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十之八九;
再比如異族的入侵也是多次發生;蒙真軍中也有個悍將名“奴兒赤”,還有個叫“者別”。而夏軍之中卻也有個關寧軍,統兵大將也姓袁叫“袁滄海”,還有,塞外五族代表吳意均見識過,極類前世歐美人種,好似在這個時空,歐洲各類人種集體遷居至延夏北方一樣。。。。。。
或者,這是一個與地球世界平行的宇宙時空?
長出一口大氣,不管他了,上天既然讓自己來到這裡,總要做點什麼才不負此行,指望延夏漢川氏這種搞法,八成就是亡國亡種的命運,別看延夏地大物博、國力強盛、人口眾多,文明被野蠻征服,大族被小族欺凌這種事太常見了。
關鍵是上層制度腐朽,為了便於統治,又一味對下層民眾實施“愚民”政策。除了空言清談計程車族階層外,占人口多數的民眾沒有文化,更沒有血性。象“袁滄海”之流紙上談兵的書生,只會把國家一步步引向深淵。
自從撤退到陽關城後,吳意一刻也沒有放鬆整軍備戰。按照前世記憶搜骨刮腸擠出來的一些知識被堂而皇之的編印成軍官培訓教材,諸如政治思想、謀略、作戰指揮、戰例分析、戰場統籌、兵種配合、軍事地形、後勤、醫療等等不一而足。
生搬硬套在所難免,好在上一世經歷了五千年戰爭史,從冷兵器時代到熱兵器時代再到太空戰,人類戰爭經驗已經無比豐富,就算只學個一鱗半爪,應付這個世界的冷兵器戰爭應該綽綽有餘了。
在陽關城內的都督府,已經聚集了一大批怪人,都是吳意在所轄三州一府收羅而來的人才,有精通術數運算的秀才,有善觀天象裝神弄鬼的術士、有精於奇巧機關製作的工匠,有精於岐黃之術的名醫,還有據說極擅煉丹的得道高人。
都督府內設了一個科學署,由大都督直管,吳意乾脆按照高中課程分類在科學署內設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軍械六個學部,要求六部定期開展學術交流,創辦學術期刊,推廣學術成果。
這些日子以來,吳意前世從小學直到大學二十年所學的知識除開已經歸還給老師的,已經給六部這些科學怪人給逼去了十之七八。歸入生物部的那名姓華的老軍醫也順勢把吳意得自神秘石頭啟示的十餘種外傷內傷診療方法一股腦搜刮而去,這幾日在傷兵營忙著實驗新方法,忙得不亦樂乎。
吳意深知科學的發展、技術的進步絕對不是靠一兩個天才能夠實現的,想奠定一個工業框架,足夠的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儘可能培植科學發展的土壤,才可能一步一步走上科技文明的巔峰。這是科學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規律,卻是急也急不來的。好在科學署六部從建立至今,軍械軍備的發展卻是日新月異。
土法制水泥已經運用到陽關城破損城牆的維修工程上面。石灰配合沙子石子就是混凝土,如果加入一點鐵絲或鋼筋附加鑄造,那麼就是鋼筋混凝土,這個完全看原材料產量,技術要求倒不是很高。
連擊弩已經實戰測試,每息可以發三箭,穿透力可以刺穿蒙真軍隊普遍裝備的硝制皮甲。因為弩身嵌入精準度較高的瞄準器,普通士兵稍加訓練即可熟練使用。
唯一可慮者因工匠人數不夠,產量有限,到現在全軍才配備一千餘具套裝弩,弩箭倒是不缺,因為製作工藝不高,加班加點之下,竟然打造出三萬餘枝小弩箭。當然,作為吳意殫精竭慮為韃子準備的大殺器,成型弩和配套弩箭的生產一刻也未停歇。
楓葉大陸最隆重的節日也是在歲末年初,不過不叫春節,叫沐恩節。
所有典籍文獻對於沐恩節的來歷均語焉不詳,因為夏族人沒有導向明確的宗教信仰,夏族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來源於八千年燦爛的歷史文化。沐恩顧名思義應該是沐浴神恩,這塊大陸固然流傳的神祗眾多,信眾較多的有財神、福報神、送子娘娘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有需求,才有市場;有恐懼,才有敬畏;神之所以為神,因為我們都跪著。
然而民間流傳最廣的還是石祖爺爺的神蹟,因為石祖爺爺主豐收,沐恩節的起源據說就是感念石祖爺爺的功德,祈願來年風調雨順。
在陽關城軍務政務之餘,吳意流連於酒肆茶館之中,看見最多的就是中堂神龕上石祖爺爺的神像或雕塑,農耕社會,天大地大不如鍋裡的米大。故老相傳,石祖爺爺斬惡龍,平水患;調風雨,助農耕;降瑞雪,滅蝗魔。簡單來說,凡是保風調雨順保糧食豐收的業務,一概由這位石祖爺爺一手包辦了。
這就了不得了,無怪乎石祖爺爺香火鼎盛,萬家生佛。不過蹊蹺的是,石祖爺爺在民間沒有廟,一座廟也沒有。
傳說中有石祖的傳人在人間行走,斷世間不平,保國泰民安,神龍見首不見尾。在延夏權貴階層,隱隱約約知曉有一個神秘的宗派隱居於青山秀水之間,助真龍平天下,於亂世誅奸邪。高祖定鼎中原之戰,就有他們的影子閃現其中,天下大定之日,又杳無仙蹤。
沿街而掛的紅燈籠烘托著節日喜慶的氣氛,這個沐恩節卻註定只能在血火交織中度過。
蒙真人信的是狼神,不過沐恩節的。
吳意一身鐵甲戎裝,策馬緩緩行走在去往校場的路上,延夏史上可沒有戰前動員這一說,校場點兵拜將,殺虜祭旗倒是有的。
不是吳意想裝這個13,兩軍相遇勇者勝,沒有信仰的軍隊就沒有血性,沒有血性計程車兵就沒有戰鬥力,這是歷史早已用血淋淋的教訓證實了的真理。
短短三四個月的集訓練兵中,因為吳意高度重視官兵政治思想教育,銳氣十足的龔文管帶配合老成持重的文育紅老將把鐵血軍軍史研究會辦得紅紅火火。
日日有活動,月月有集會,官兵集體榮譽感初步建立起來了。但是畢竟時日太短,效果有待檢驗,蒙真大敵當前,如何最大限度地激發鐵血軍的血性,這個重要性毋庸置疑,怎麼拔高重視程度也不為過。
按照斥候細作報回來的敵情,經過參謀部反覆推演,蒙真軍發動總攻的時間不會早於今日傍晚,因為敵軍正在城外二十里處的密林裡趕製大型攻城器械,器械趕製完成並運送到城下就已經入夜了。
吳意仍然反覆斟酌,戰前動員的話,鐵血軍主力三萬餘人有大半參加,若是開會途中給蒙真偷襲那就樂大發了,那就真是裝比裝成了傻比。雖然對吳大都督執意開這個勞什子的動員會不以為然,但參謀總長許德仍然拍胸脯保證敵軍不會在子時前發動進攻,吳意這才定下了動員會的召開。
喜歡掃描之道請大家收藏:()掃描之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