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夏昌河縣圍山鎮。
這兩年,昌河縣圍山鎮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偏僻旮旯突然就出名了。據江湖傳聞:當年天下第一莊藏劍山莊遭遇滅頂之災,被不軌之徒設計剿山。山莊上下集體中毒,幾無反抗之力,成為任人宰割的魚肉。當時,藏劍山莊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客卿嶽青正在莊上做客,以一己之力,對抗數千之敵眾,救藏劍山莊於水火,平息了這場暴亂,藏劍山莊因而得以保全,武林世界的秩序得以維持。
這訊息傳開之後,火速傳遍了整個神州大陸,成為繼“嶽青死亡”後的又一個震驚整個大陸的勁爆頭條。
而在此之前,這個嶽青當初參加名劍大會時曾公開表明過自己出身“逍遙派”。據傳言,這個逍遙派就位於南夏國昌河縣境內圍山鎮附近的大山之中。
於是,大陸各國的習武之人,紛紛將目光從高不可攀的藏劍山莊轉投到逍遙派,進不了藏劍山莊,能夠入逍遙派學一身本事,逍遙江湖,也不愧為人生一大幸事。
所以圍山鎮就漸漸成了各國武林人士仰慕、尋找逍遙派的必經之路上的一個終極站點。大多數人來到圍山鎮後,先是找個客棧住下,再四下打聽,自以為尋著些線索了,便準備好食物進山尋覓。
眾多慕名而來的武林後生最後都以失敗告終。誰也沒有找到過這個傳說中的逍遙派。
然而,卻又有傳言說,有人在山中見到過一處木屋院落。院門上掛有一古樸的牌匾,上書“逍遙”二字,可是一連在那裡苦等多日,終是無果。看那院落久無人居住的樣子,怕是逍遙派早已遷居別處。但這至少一定程度上證明了這世間果真有“逍遙”一派。
所以,虔誠的武林後生們,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一撥一撥源源不斷地來到圍山鎮,找尋他們心中的神秘嚮往。
也因著這些武林人士的到來,偏僻窮困的圍山鎮活絡了起來。鎮上新開了數家的客棧和酒樓生意都極好。
尤其是傳聞嶽青曾經當過夥計的“德益居”,更是日日爆滿。那些找不到逍遙派蹤跡的武林人和一些單純湊熱鬧的閒人,便聚在這裡打探些嶽青曾經趣聞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德益居的老闆頭髮又白了許多,精神頭卻勝過當年,春風滿面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地給客人們講述當年嶽青在店裡當夥計時的情形,尤其是那段“勇鬥惡犬”的光輝事蹟,常常引得客人們叫好不迭。
“嘖嘖嘖,那時候我就看出來,這小子不是個一般人兒。”吳掌櫃連聲感嘆,與有榮焉,“所以啊,當時多虧我給劉少爺說了不少好話,才讓劉少爺收下這小子。你想想,呆在我這個破飯館兒裡,能有什麼出息?不過呢,看那小子這般機靈聰慧,說不準能當上御廚呢?”
吳掌櫃的話引得客人一陣鬨笑。
“掌櫃的,你說的那劉少爺,現如今還在鎮上嗎?”有客人問。
“喲,那可不。這一晃都十幾年過去了,當初的劉少爺,如今已經是劉老爺了。鎮西頭,田宅最大的那家就是。不過呀,劉老爺可不似我這般好說話,各位客官還是不要去打擾的好。”吳掌櫃熱心腸道。
眾人點頭,在酒樓茶館說說閒話便是,難道還能找上門去打聽?況且,據說嶽青在劉家也就只待了幾個月便離開了,後來就直接拜入逍遙派門下,從圍山鎮消失了。
“那掌櫃的可知嶽青在劉家都經歷過什麼趣事?”有人問。
“喲,這我可就不清楚了。”吳掌櫃雖然被店裡火爆的生意樂得有些飄飄然,但還不至於暈到拎不清,如今的劉紹棠和他祖父當年一樣,可是圍山鎮的頭號人物,豈是他能得罪得起的?
這時,店裡一個白頭髮的糟老頭,幹了碗裡最後一滴酒,晃晃悠悠站起來,將盤裡剩下的花生倒在手裡,一把丟進嘴裡,扔給小夥計一塊細碎銀子,大搖大擺穿過大堂,走出德益居大門,穿過街道,走進對面的客棧。
吳掌櫃瞥了眼老頭的背影。這老頭三年前來到圍山鎮定居,他女兒女婿在德益居對面開了家客棧。有賴大陸各地的武林人士的光顧,客棧生意倒還紅火。老頭兒看起來也是個不缺錢的主,卻是個怪毛病的,不愛在自己客棧喝酒,專門在鎮上各家酒樓茶館混日子。
雖然有人懷疑老頭是替他女兒女婿出來打探各家生意行情的暗諜,無奈開門不拒客,別人來花錢消費,你還能攔著不讓進麼?
不過這老頭倒是個大方的,從來不斤斤計較,每次都隨手丟塊碎銀子,只多不少。也不愛多說話,一坐半天一天,就是喝酒吃菜。
慢慢地,大家也就習慣了,只當他是個普通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