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思思為了避嫌,她徑直朝著姜晴走去,“我選師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全場安靜,三十人的場子,此刻靜得針落下都能聽見。
三分鐘後,季思思說完最後一句,“我讚賞他能履行古人之道,寫師說送給他。”
姜晴聽著季思思的原文解釋對照單子上的,發現季思思說的比單子上的還要貼近原文意思,比單子上的翻譯好得多。
姜晴雙眼閃著崇拜,激動的點點頭,“過了,得20分!”
其他吃瓜群眾雖然不懂意思,但見季思思背誦流暢,全篇下來幾乎沒有卡頓的時候,晦澀難懂的文言文對於她來說遊刃有餘。
接下來的時間,季思思就在一旁看著其他人背誦。
顧心懿和郭曉嵐也透過了,只是郭曉嵐在背誦的時候卡了一下,自那一下後就越來越著急,最後只能選擇論語十二章,就得了15分。
十五個人,在第一輪就篩去了九個人,只剩下六個人。
季思思是打心眼的佩服除自己和郭曉嵐以及顧心懿以外的幾個人,她們都已經結婚生子,闊別學校近十年居然也還能記住初中知識,讓人佩服。
有這麼多厲害的人,她必須要認真,用最好的狀態迎接。
後面一個問題讓六人分享最近在報紙上看到的內容,並講述心得,大家分值相差不多,季思思昨晚才抱的佛腳,比其他人分高。
壓軸題五十分,黃巧梅出了一道題,假如是村書記會怎麼平衡每個隊的產業發展,如何帶領公社進步,獲得先進公社?
問題一出,在場的所有人都驚了。
這壓根就不是她們該考慮的問題。
黃巧梅知道這題出的刁鑽,她也沒有抱期望能讓她們回答多完美,只是想借此看看有沒有誰腦子靈活。
作為書記的聯絡員,工作雖然簡單,不過需要腦子轉得快,會說話。這兩點至關重要。
季思思也犯了難,思考起來。
一共有三十分鐘的思考準備時間,時間到就要挨個回答出來,這次不用分人,直接當著大傢伙面講出來,黃巧梅還說,聲音越大越加分。
時間一到,黃巧梅見遲遲沒有人願意第一個,採用按照抽籤的順序開始回答。
季思思抽到第三名,她垂了垂髮酸的腿。
想要一份工作可真不容易,這還只是一份臨時工的工作。
季思思小時候聽外婆提起過,在她們那個年代,工作都是要考的,只要有了工作一輩子吃喝不用愁,就連下一輩的工作也能解決。
福利待遇不比後世的gon g zhi差。
很快就輪到季思思,她深吸一口氣,努力就行,她的退路是那一山的蟲草。
季思思上臺,比之前的人用的時長都短,只用了五分鐘,講完後她鞠了一躬下場。
黃巧梅彎了嘴角,靜靜傾聽下一位的建議。
等所有人講完後,黃巧梅拿著統計積分的單子,“結果出來了,在出結果之前,我想問問大家,你們覺得剛才誰說得最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