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咚咚——殺——”鼓聲震響,殺聲四起。
“踏踏踏踏——”不緊不慢的馬蹄聲響起。
大隊重灌紅袍騎兵,從獸人軍隊側後方湧出。
當先一匹白馬高大異常,在白馬騎士的背後,一領長長紅袍飄揚如火焰。
——————————————
這一戰,安德已經準備了許久。
他先是大把灑出輕騎兵,用強硬姿態遮蔽戰場,同時在預定位置大興土木建造陷阱。
安德沒有把陷阱挖在路中間——在霍恩特鎮,他能走過城牆,發覺城牆被人挖空,別人未必就發覺不了道路上挖有陷阱。
所以安德只是命人把道路表面,用碎石子和黃土分割開,做成一個個格子並一一編號,不是為了做別的,而是為了用來校對弓箭落點。
安德手下的弓箭手並沒有那麼多,不過,他手下的馬車和工匠比馬還多。
弄一塊大板子,在上面均勻的打上孔洞,『插』入帶刻槽的竹管,然後把箭一支支『插』進去,可以一次『射』出超過八十支箭——這就是所謂‘箭車’,這並非安德自己的發明,而是這個世界已有的武器。
這樣的箭車就不要指望準頭了,只能作為覆蓋『射』擊使用,而且調整角度『射』程會非常麻煩。
但是,路面以及路邊都有做好編號的格子——每一輛箭車對應一個格子,經過數日的調整、試『射』、再調整的反覆修正程式之後,可以基本保證箭雨均勻覆蓋。
而且,這些箭車都藏在事先挖出的坑洞中,用偽裝網罩著,別說安德把輕騎兵都撒出去遮蔽戰場了,就算是有斥候混進來,不走到眼前也根本看不見這些箭車。
至於道路兩側的各三百臺巨弩,也是預先埋設下去。
在道路兩側百米左右,安德命人挖出兩道溝渠,把巨弩潛藏在其中,每隔四米放置一臺,都固定在木板上。
這些巨弩都是些簡易版本,甚至沒有轉向的餘地,只能朝前筆直髮『射』弩箭。
道路兩側的巨弩位置一一錯開,兩隻巨弩之間『射』擊軌跡平均間隔兩米——六百臺巨弩,覆蓋了一千二百米長短路面。
就算沒有『射』中敵人,巨弩也不至於把對面的自己人『射』死——其實這也是聊勝於無的保護措施,畢竟負責發『射』巨弩計程車兵都躲在溝渠中,又不用他們冒頭瞄準,得多倒黴才能被道路對面自己人發『射』的弩箭『射』中?
而且,這『射』擊先後順序也極有講究。
第一聲號角、箭車觀測手開始『露』頭觀察;
第二聲號角,箭車發『射』。同時,道路兩側溝渠中埋伏計程車兵透過槓桿升起木板,巨弩準備發『射』。
等到第三聲號角響起,箭車『射』出的箭雨正在天上飛行、吸引了敵軍注意力,這邊巨弩悄不吭聲開始直『射』。
要知道,巨弩一般是用來攻城、守城、或者打擊高價值目標的強大武器,『射』程通常超過五百米——有些製備精良的巨弩,打擊距離超過一千米也不稀奇。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是指沒有經過附魔、只是依靠武器本身結構達成的『射』程。
在百米內,別說一般獸人士兵不過是皮甲甚至無甲,就算是人類騎士的全身鋼鐵重甲,也經不起巨弩在這個距離直『射』。
——重盾在這個距離都擋不住重弩,只有盾車才可以試一試。
運氣好的話,一隻巨弩的弩箭穿過五六個獸人士兵也是小菜一碟。
等到被巨弩『射』擊傷亡慘重計程車兵紛紛慘叫著倒地,獸人士兵的注意力被道路兩側巨弩所吸引,天上的箭雨降落下來,均勻覆蓋在每一段路面。
如此工程浩大的陷阱,如果修磨達勒不走這條路該怎麼辦?
一般來說,只要智商正常的指揮官,在發覺烏蘭城堡和烏蘭鎮同時有士兵駐守的情況下,就不會硬攻烏蘭城堡,肯定是奔著烏蘭鎮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