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如寇英所料,楚歡征服遼東乃是大勢所趨,但是西北軍對於遼東還談不上知己知彼,如今寇英突然來投,他是遼東老將,對於遼東的情況可說是瞭若指掌,此種情況下,要征伐遼東,可說是事半功倍。
楚歡卻已經握住寇英手,歡聲大笑起來,隨即低聲道:“寇將軍擔心被莫無益知道蹤跡,會傷害你的家人?”
“莫無益心狠手辣,只要找到籍口,便不會手下留情。”
楚歡肅然道:“寇將軍,平定天下,讓百姓早日安定,勢必要依仗寇將軍的幫忙,可是寇將軍如果心憂家人,必會受到影響。本王做事情,素來都是當機立斷,本王有一個弟兄,熟識江湖上眾多好漢,遼東英雄豪傑眾多,他應該熟識不少,如果寇將軍信得過,可將家人交給他們,他們定會想盡一切辦法救出寇將軍的家眷,讓他們不受傷害。”
寇英心中自然是對身在遼東的家眷十分的關切,投奔楚歡的目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倒也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藉助楚歡的實力救出家小,可是他卻沒有想到楚歡做事如此乾脆利落,剛剛見面,就主動提出派人營救自己的家眷,雖然知道楚歡這是收攬人心的手段,可是卻還是讓寇英大為感激,顫聲道:“楚王,這!”
“大將軍,仇如血如今還在武平府,可派人將此事交給他去辦。”楚歡看向裴績:“告訴仇如血,只要能夠救出寇將軍的家眷,無論花費多少銀子,都不成問題。”
裴績頷首道:“末將立刻派人去找仇如血。”
“老將軍,你看起來十分疲憊,接下來就好好歇息一陣子。”楚歡含笑道:“大將軍已經開始籌劃征伐遼東的計劃,到時候還要請你一同籌備。”
寇英立刻道:“敢不從命!”
寇英的到來,確實讓楚歡為之一振,雖然楚歡也懷疑過寇英投奔是否出自真心,但是在與裴績細細分析過後,倒是覺得寇英等人的投奔並無虛假,這些人也確實無路可走。
接下來幾日,寇英倒是用具體的行動來證明自己投奔是真,帶著齊盛等一干投奔而來的遼東將領,著手勾畫出遼東的地圖。
這自然不是簡單的地圖,其上不但將遼東的地勢情況完全勾勒出來,而且遼東境內的關卡、軍營、城池以及糧倉都展現在地圖之上,除此之外,對於遼東的軍制以及運作也做了詳細的說明,楚歡和裴績得到寇英提供的這些資訊,更是信心大增。
此外寇英雖然僅僅帶了幾十號人馬來投,但是這幫人在遼東卻依然有著關係網,而且對於遼東的人脈情況異常瞭解清晰,楚歡卻也從寇英口中知道,即使莫無益奪得了遼東的控制權,但是想要在短時間內整合遼東各方勢力,幾無可能,甚至於遼東境內有不少反對勢力當初攝於赤煉電之威不敢輕舉妄動,但是一旦得知赤煉電不在,只要加以說服挑撥,很有可能讓這些勢力群起反之。
此前楚歡和裴績已經商議攻略遼東的兩條道路,一條是直接強攻燕山,打通燕山通道的北方線,而另一條則是南下率先攻略河北,繼而繞道福海攻略遼東。
本來兩條道路各有優劣,但是寇英帶來的遼東資訊,卻是讓西北軍的戰略開始傾向於南線。
對楚歡來說,要讓四海寰平,遼東固然要打,而天門道和青天王也同樣要打。
河北乃是重要的產糧地區,在大秦帝國時代便是北部一個最大的糧倉,青天王明顯不同於天門道,天門道人數雖眾,勢力雖大,但是到處縱掠,只見破壞不見生產,反倒是青天王控制的河北地區,青天王將河北當作自己的根基之地,已經在河北形成**體系,雖然依舊不乏劫掠百姓的情況,但整體而言,河北的生產卻並沒有遭受到嚴重的破壞,在這戰亂時代,依然是一大糧倉。
能夠打下河北,也就等若有了巨大的糧倉,楚歡的實力更將突飛猛進,相比起金陵倉的日漸消耗的存糧,楚歡對於能夠長期產出糧食的河北更有著極大的興趣。
毫無疑問,當前也確實是攻略河北的極好機會。
從寇英口中得知的情況來看,如果西北軍在這個時候集中力量從北線攻略遼東,在面臨西北軍的壓力之下,遼東上下反倒有可能上下齊心,有助於莫無益更容易地控制住遼東的局勢,反倒是西北軍並不給予攻略遼東,莫無益的威望不足以讓他迅速控制遼東,再加上遼東本土勢力一直都對莫無益這樣的外來勢力存有反感之心,西北軍暫時給予遼東一個不緊不松的環境,更容易讓遼東內部發生突變,在此期間,完全可以利用收買分化等各般手段,讓遼東陷入更大的危機,從而進一步削弱遼東的實力。
反觀河北,如果西北軍全力攻略遼東,一旦遼東上下齊心,西北軍短時間內無法攻佔遼東,不但會讓西北軍在遼東嚴重損耗資源,而且將會給河北青天王以修養生息的時機,到時候陷入遼東泥潭的西北軍未必有精力再開闢出第二戰場轉頭去對付河北青天王,那就給了青天王坐大的可能。
南線攻略,既可以趁機打擊河北青天王勢力,而且可以藉此機會,迅速消化掉湖津道,湖津道大片地區處於河北和河西之間,攻略河北,湖津也就勢必成為西北軍的前線之地,只要西北軍開進湖津道,消化湖津成為西北體系勢力,自然不是什麼難事。
退到燕山下的兵馬,在等了幾日之後,莫無益終是下令讓這些兵馬上山,只是在他們上山之前,卻是遭受了西北軍一次犀利的偷襲。
寇英對遼東那邊的情況瞭若指掌,也讓楚歡明白燕山下的那些敗兵其實已經是陷入了無糧無水的絕境,楚歡自然明白傷敵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道理,估摸著那些敗兵已經到了體能和精力最低點的時候,西北軍突然發動了一場夜襲,遼東軍猝不及防,一夜之間,死傷無數,當他們準備奮死一搏之時,西北軍卻迅速撤離了戰場,也正是因為這次夜襲,莫無益立刻下令這些潰兵上山。
實際上退回燕山的遼東騎兵已經是不過兩三千之眾,他們損失的不單是精銳的騎兵,而且還有無數的戰馬。
這些戰馬大都是遼東所產,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從草原上奪掠的夷蠻馬,甚至還有極少一部分高麗馬,但是無論哪種馬,能夠編入到遼東騎兵軍團的戰馬,不說是百裡挑一,至少也是精挑細選的好馬,而這些戰馬也有大批落入到了西北軍的手中。
無論是武平府之戰還是黃嶺之戰,西北軍都是面對著敵人的騎兵軍團,戰事結果,同樣是獲益頗豐,兩場戰役加起來,繳獲的戰馬已經達到兩三萬匹,這樣的數量,對於馬匹匱乏的中原地區來說,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
實際上黃嶺一役之後,西北騎兵已經是當之無愧的中原第一騎兵軍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