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多這才轉視琉璃,道:“毗琉璃,你如今已經確認了龍王的身份,他是否有權制裁你?”
“既然是龍王,琉璃自然無話可說。”琉璃幽幽嘆道:“只是你們兩位應該知道,當下最要緊的事情,並不是如何處置我,而是如何應對我心宗最大的威脅。”
“什麼意思?”楚歡皺眉道。
琉璃看著楚歡,神情柔和,道:“楚......那迦,你得了前代龍王的傳承,我很歡喜,至少龍王一脈沒有斷絕,真言依然傳了下來,否則只怕是迴天無術......!”
“什麼意思?”楚歡皺眉道:“你說的迴天無術,又是什麼意思?”
琉璃看向羅多,紅唇輕啟:“天羅地網!”
楚歡頓時有些摸不著頭腦,問道:“天羅地網?這又是什麼意思?”暗想難道與西昌國所謂的“天網”有什麼聯絡?
羅多神情卻也是嚴峻下來,終是道:“楚兄弟,我們為何前來中原,你現在想必已經很清楚。”
楚歡想了一下,終是問道:“大哥,我聽說一個傳言,不知是真是假,還要向你請教。”
“你說。”
“據我所知,當年中原諸侯爭霸,秦國一掃八荒,風......!”說到這裡,楚歡眉頭微緊,頓了一頓,卻還是道:“風寒笑當年征伐西北諸國,也算得上是所向披靡,西北的大小諸侯國,也都被秦國鐵蹄所征服。大哥應該還記得,在金陵的時候,那位廣目天王曾經告訴過我,天門道的日將軍,便是當年的魯國太子。”
說到這裡,楚歡禁不住看向了琉璃。
他現在已經知道,天門道乃是以琉璃為首的心宗弟子折騰出來,心宗弟子隸屬於佛教,而當年秦國為了以示與崇佛的前朝劃清界限,從立國開始,便崇道抑佛。
心宗弟子想要在秦國伸展手腳,擴充套件勢力,如果繼續打出佛門弟子的旗號,不但會遭受當時已經崛起的道宗排擠打壓,而且很容易引起神衣衛的矚目。
也正因如此,從一開始,心宗弟子卻是隱瞞其佛宗弟子的真實身份,打出了道教的旗號。
道宗崛起,雖然後來以長生道為道宗正教,但是立國之初,道宗各派山頭林立,大小道派,不下百餘,秦國的土壤,當時極其適應道宗的滋生和成長,神衣衛自然也不可能對每一個道派嚴加監視,所以打著天門道旗號的心宗弟子,能夠在沒有任何打壓的情況下實現納徒擴張。
琉璃顯然是一個極其善於經營實力的人物,天門道雖然名為天門,但卻顯示暗中顯出了當年太平道的影子,由此卻也表明,琉璃在創立天門道之前,對中原的歷史大有涉獵,而且對太平道大有研究,也正因如此,天門道在暗中開始聯絡隱身在暗處的太平道徒。
太平道徒,自然是以太平五行旗的後代太平正源為根基的三十六方家族,這些人隱秘極深,楚歡雖然很清楚最終太平三十六方世家之中有不少投進到天門道之中,與心宗弟子聯合在一起,但是雙方究竟如何接觸上,楚歡卻並不清楚。
只是楚歡卻也能夠想象出來,三十六方家族隱匿許久,但是他們得到的祖訓,便是有朝一日復興太平道,建立一個天下太平的朗朗乾坤,只是一直以來,太平餘孽在歷朝歷代都遭受打壓,所以他們只能坐等時機,絕不敢輕易出手。
天門道突然出現,而且勢力迅速擴大,自然會引起太平三十六方家族的關注,而琉璃打著天門道的旗號,其建立和擴張的來源,則是仿照當年的太平道,心宗弟子自然也希望真正的太平道徒能夠出現,兩股勢力合而為一。
雙方各有所需,最後走在一起,也是理所當然。
只是楚歡從裴績口中也是很清楚,三十六方家族雖然同屬太平後裔,但是內部卻並非鐵板一塊。
裴績出身於太平五行旗的後裔,五行旗則是太平天公將軍張角的親兵,當年五人得到張角傳授的五行道術,在太平道被擊滅之前,與太平道的其他殘餘道眾隱匿起來,這便是太平道最大的餘黨三十六方家族,而五行旗的後人,則是自視為太平正源,乃是太平道真正的延續者。
相較而言,三十六方家族,自然是以五行家族為核心,要想取得太平道的支援,毫無疑問天門道自然要拉攏五行家族。
裴績是太平正源中的土行家族傳人,在裴績的心中,太平道要實現天公將軍的夙願,建立一個太平盛世,就必須等待時機,依靠太平道自己的理念和實力來實現,絕不能依賴於其他勢力,否則便背棄了太平道的根本。
這當然是三十六方家族中一部分家族堅守的理念。
但是其中卻還是另有一部分家族,則是與裴績的理念大不相同,如果說裴績更加註重於太平道的行事過程,那麼部分家族則更加註重結果,在漫長的等待之中,對過程的要求沒有那麼嚴格,其中便是以木行家族的厲王孫為代表。
厲王孫明面上的身份是安邑道的禁衛軍指揮使,但真實的身份,則是傳承下來的三十六方家族之一,更是太平正源家族中的一員。
厲王孫顯然並不在乎實現目的的過程,並沒有如裴績一般保持著太平道的獨立性,而是與天門道走在了一起,更因此而成為了太平道七將軍之一的木將軍,而太原的陸氏家族,卻也是三十六方家族之一,自然而然地跟隨厲王孫一同進入了天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