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休息的時候,陳小乙仍然隱隱覺得不安。雖然說鐵正信心滿滿,但與孫大聖交往久了,陳小乙已經清楚孫大聖的能力,他往往會做出超出常人認知的事情來。
睡不著覺,陳小乙乾脆坐了起來,他來到了宿舍的書桌前面,陳小乙翻開了他帶來的書。
《西遊記》,陳小乙隨身帶了多套,他的心底一直隱藏著一個念頭——這個孫大聖或許與書上的孫悟空真有什麼聯絡。
這是這一年來孫大聖給陳小乙留下的深刻印象,陳小乙陪同孫大聖多次出生入死,他看見過孫大聖施法,那些法術特徵與《西遊記》裡描寫的一模一樣。
更有甚者,陳小乙親耳聽見過鬼怪求饒,那一句“大聖爺饒命”讓陳小乙印象深刻——這不正是《西遊記》裡面孫大聖收妖時的描繪嗎?
如果孫大聖真的就是孫悟空呢?或者,最少是它的某一代傳人?
那麼,我或許可以在書上面找到孫大聖的缺點。
雖然被自己古怪的想法逗樂,但陳小乙仍然是很認真地閱讀起了《西遊記》,這已經是他第n次詳讀這本書了,陳小乙很快總結出了孫悟空的缺點:
一、孫悟空怕水,他的水下功夫十分之差。
孫悟空掀翻過地獄、大鬧過天宮,他就是沒有折騰過龍宮。雖說孫悟空在那裡強搶了一隻兵器,但他終究沒有選擇在那裡大戰一場。
為什麼?或許是因為他的水下能力不夠,孫悟空潛意識不願意在那裡作戰。
想想地獄、想想天宮,哪一次孫悟空鬧騰的時候他沒有計算過猴子猴孫的利益?
地獄他撕了生死冊,於是花果山的猴子得到了莫大的好處,他們獲得了更長的壽命。
大鬧蟠桃會,孫大聖把什麼帶回家了?瓊漿玉液、仙桃金丹!孫悟空十分念舊,他帶回來的寶貝只怕讓不知多少猴子成了精。
可龍宮呢?除開得到了那根棍子之外,孫大聖有帶回任何東西嗎?
沒有,一點好處也沒有!
沒有海鮮、沒有碳烤魷魚、甚至連一根椒鹽海帶孫悟空都沒有帶回來。
為什麼?因為孫悟空不敢與龍王徹底翻臉,他怕自己被水族困住,自已無法離開大海。
也正因為如此,孫悟空與龍宮的關係最好,《西遊記》裡,孫悟空從五指山下脫難以後,他第一個去處就是東海龍宮,而老龍王也熱情招待了他。
為什麼?還是因為雙方從來沒有正面翻臉。
這些還只是分析,很快陳小乙就找到了孫悟空怕水的證據,這證據是孫悟空的親口承認。
《西遊記》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戰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淨”。裡面就說得很清楚了。
本是豬八戒在與沙和尚大戰,卻不想孫悟空耐不住寂寞偷襲了一棍,沙和尚馬上逃進了流沙河底,於是豬八戒逼孫悟空下河去捉沙和尚,孫悟空只得承認自己水性不行。
且看原著記載:八戒道:“哥哥不必遲疑,讓你先去拿他,等老豬看守師父。”
行者笑道:“賢弟呀,這樁兒我不敢說嘴。水裡勾當,老孫不大十分熟。若是空走,還要捻訣,又念念避水咒,方才走得。
不然,就要變化做什麼魚蝦蟹鱉之類,我才去得。若論賭手段,憑你在高山雲裡,幹什麼蹊蹺異樣事兒,老孫都會,只是水裡的買賣,有些兒榔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