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蠟的過程勢必會惹怒黑蜂,以防黑蜂發狂,周辰必須要提前做好準備。
在野外,醫療條件較差,如果不幸被蜜蜂蟄到發炎,甚至引發其他的關聯病,就很難搞了。
瞧見直播間還有人在詢問蜂蠟,周辰也簡單解釋一下。
“通俗的說蜂蠟就是蜜蜂分泌的蠟。”
“正常情況,一隻工蜂分泌出1磅蜂蠟,需要吃10磅蜂蜜,飛行24萬公里,採蜜33億花朵,因此蜂蠟的產量少,也非常非常珍貴。”
“據我所知,在我國唐朝的時候就已經有人使用蜂蠟了,不過因為蜂蠟非常稀少珍貴,當時只有達官貴族們才會用蜂蠟蠟燭,因此,蜂蠟蠟燭被稱為蠟燭中的貴族。”
在營地取完火種之後,他再次趕往蜂場。
“隨著科學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現在的人們已經掌握了許多種蠟燭的製作方法,譬如石蠟,豆蠟,棕櫚蠟,酥油蠟和果凍蠟等等。”
“但只有蜂蠟是不用進行任何化學處理而只是物理清洗直接做蠟燭,蜂蠟蠟燭也無任何新增,因此它是最環保的蠟燭,科學研究100純蜂蠟蠟燭燃燒時,還能淨化空氣。”
取蠟不同於移蜂,它不需要將蜜蜂全部從蜂巢內趕出。
用煙趕走大部分工蜂之後,周辰開始取蠟。
“歐洲黑蜂建巢的速度不算快,考慮到可持續發展,我不會將整個蜂巢取出,甚至我只需要割走有些封蓋蠟就足夠我製作蠟燭了。”
周辰這麼說,也是這麼幹的。
他並沒有將蜂巢割開,而是將巢脾上方的封口蠟割了下來。
這樣做既可以減少對蜂巢損害,也不會讓工蜂修復起來很麻煩,影響繁殖速度。
只有蜂群不斷壯大,周辰才有更多的蜂蜜吃。
蜂群建立初期資源並不富裕,他擔心取得太多會影響種群的穩定。
所以這一次,他並沒有取太多。
取了適量的蜂蠟和蜂蜜之後,周辰返回了營地。
往水袋中加了適量的蜂蜜後,剩餘的部分,他全都賞給小羅了。
別看這傢伙長得憨憨的,卻非常愛吃甜食。
休息了片刻,周辰開始製作蠟燭。
“蜂蠟蠟燭的製作非常簡單,我們只需要掌握一些蜂蠟的基本特性,就可以做出蜂蠟蠟燭。”
“因為蜂蠟熔點低且幾乎不溶於水,所以我們可以直接用熱水將採集到的蜂蠟融化成液。”
周辰加了半鍋水,然後將收集到的封口蠟全部倒入鍋中。
加熱幾分鐘,蜂蠟全部融化成液體。
在鏡頭前展示了一下,周辰緩緩說道:“蜂蠟融化後看起來和水溶一體,不用擔心,因為蜂蠟的比重較低,只要冷卻後蜂蠟自然會漂浮起來。”
經過十幾分鐘的冷卻,一塊淡黃色固體緩緩出現在了眾人的眼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