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見周辰驚駭的目光,老人笑了笑,他微微點頭,“沒錯,那就是咱們陳家拳。”
聽完對方的話,周辰心中瞭然。
他返回院落,認真練習拳法。
軍體拳和陳家拳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但陳家三十六式的出招,卻是更加刁鑽難以招架。
也許是周辰的身體變強,學習速度也加快了,亦或是他本就是一個習武的苗子。
周辰在南海住了一週,便將陳家三十六式全部練會。
不過周辰現在只是記住了招式,就跟做廣播體操一樣。
他可以照葫蘆畫瓢地打出來,但威力和其中蘊含的拳意,都還沒能體會。
練完拳,周辰坐在地上消汗。
他不知道自己今天一共練了多少遍。
但他記得陳老說過,練拳就是砥礪心境。
每次練習好像沒什麼變化,卻又感覺自己好像更進了一步。
按照陳老的指示,他每練三遍拳,就停下修習一遍養氣決。
一週以來,他就是這樣週而復始。
呼~
周辰緩緩吐出一口濁氣,結束養氣決的修煉。
經過這段時間的訓練,周辰似乎能夠感受到體內有氣的存在,但總是時有時無的,極其不穩定。
若不是樹上那個拳印還深深地刻在那裡,周辰早就把這老頭當成是一個江湖騙子了。
在南海的這段時間。
周辰對於所謂的武道,也有了一個大體的概念。
在這個世界的確是有功夫存在的,但並不像塔克拉瑪干沙漠中佩恩口中的御劍飛行,修仙問道的那種功夫,而是實實在在的拳腳功夫。
習武之人也沒有那麼神秘。
這些人分佈的很廣,除了古代傳承下來的門派之外,武術學校、軍隊甚至是民間組織之中,都不乏習武之人。
周辰之所以沒注意,不是因為沒有,而是他從來也沒有去尋找過。
又或者說,在他的印象中,一拳能打碎一塊磚頭或者是一拳能把對手ko的人,根本不算什麼武者。
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在武者之中,的確會有一些例如仙俠小說中的等級之分。
不過並不是什麼築基、金丹、化神之流,而是非常簡單的外勁武者和內勁武者。
外勁武者最常見,也最寬泛。
一般會點拳腳功夫的,都能自稱是外勁武者。
這些人在生活中幾乎是隨處可見,譬如各大拳擊館的拳擊手,空手道,跆拳道高手,都屬於這個範疇。
而真正與之不同的就是內勁武者。
內勁武者與外勁武者最大的區別,就是氣的運用。
能夠把全身的力量,透過氣的引導集中到拳、腳之上,氣就是內勁武者的標誌。
經過這段時間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