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頂鶴在周辰的上空盤旋了一圈,猛地扇動幾下翅膀,追上了前方的鶴群。
周辰朝著天空揮了揮手,嘴角不禁揚起一個弧度。
“再見了,朋友。”
動物的感情,真摯純粹,沒有絲毫雜質。
人生匆匆,相遇既是緣分。
他很珍惜在荒野中遇到的每個朋友。
大聖也好,丹頂鶴也好,它們都會有自己的歸宿。
撫摸了一下大白,周辰朗聲道:“走吧,我們也該啟程了。”
緊了緊揹包的肩帶,他重新上路。
為了尋找鶴群,周辰不得不饒了一些彎路。
此處距離目的地,還有不到100公里。
如果食物充足,全力趕路應該夠了。
但今時不同往日。
周辰不僅要自己吃飽,還要餵飽這個“拖油瓶”。
大白剛滿6個月,狩獵能力,約等於零。
通常情況下,幼虎一般要跟隨母虎1到2年才能獨立生活。
大白母親活著的時候,已是暮年,恐怕也沒什麼機會去教它捕獵。
周辰現在的壓力很大。
在這冰天雪地之中,他不僅要給自己搞到吃的,也要給大白搞一份食物。
好在大白和周辰心意相通,不會像丹頂鶴一樣,在關鍵時刻搗亂。
一人一虎,走了三個小時。
二者都有些疲憊。
看了一眼時間,此時已經臨近晌午。
周辰今天幾乎還水米未進,他早就餓了。
大白雖沒表現出來。
但透過資料,周辰可以看到對方的親密度,已經掉了3點,如今僅剩下12點了。
倘若再掉2點,對方就會再次進入極度飢餓的狀態。
透過周辰的觀察,他發現輕度飢餓狀態下的大白,要比極度飢餓下更加溫順。
這個狀態下,對方在指令的完成度上,也要好一些。
顯然。
大白的狀態是會影響表現的。
找了一處避風的地界,周辰生火做飯。
離開小河之前,他特意囤了幾條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