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怎麼斷了訂單,但也沒有訂單堆起來做不完的情況。
但這一猛然間,來了一萬件的訂單,還是國外的,這讓很多人都非常激動。
大單來了,每家都能分到不少啊。分下來的就等於是錢。
只是眼看要過年了,怎麼辦?不過年了嗎?
沒過多久,當即有人表態:
“不管分多少訂單到我家,我都保證能做完。大不了大年三十我也不歇!”
“有訂單怕什麼?再多我也能做得完,反正別人玩,我不玩,這還不行?”
“對對對,有訂單不怕,就怕沒訂單。”
“做得出,做得出,不要緊。”
大部分的人都這麼說,一個個喜形於色。
有了訂單,做出來就是錢。誰不喜歡?
程實爸笑著又說了一句:“後面還有訂單在談呢!”
這張訂單是可以不過年趕出來,後面的呢?
一萬件的訂單,就算一天都不休息,他們也幾乎要做一個多月才能完成。
就算他們年不過了,天天趕這批單,那國內的零散單呢?後面正在談的訂單呢?人手不足的問題,總是存在著的!
這一問,把大部分的人都問得笑了起來。
這是喜悅的笑。
做夢都沒有想過,還有訂單多了吃不下的一天!
這真是錢多得流出去了!
程實爸說了程赫的想法,要從外面招人進來當學徒,讓他們做一些簡單的工序,村裡人做複雜的、要技術的工序,這樣可以加大出貨量。
這就不是原來的生産模式了——原來是訂單到戶,誰家做兩件竹龍燈、誰家做一件竹牛、誰家又做三件竹蜻蜓。
反正都是整件模式,各家自己做自己的。
現在不同了,得改成流水式的作業,可以教一些不會的人慢慢做。
一些腦筋不是那麼活泛的人,聽程實爸慢慢說,也總算聽明白了這個道理。
本來,把自己村裡的錢,讓別人賺了去,多少有些不甘心;但是不這樣,似乎也行不通,訂單堆在那裡,出不來,客戶沒有了信心,以後還怎麼接得到訂單?
思考一番後,有些人提出了:
“那我們應該叫自己的親戚來才行!”
“是的,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各家的親戚,其實也都是附近村的人。這與程赫原本的招工計劃,也並不違背。教外人,有些人怕是還不情願,教親戚還教得用心些。
反正就這麼辦吧,招親戚來也行,人數萬一不夠,還是得大招才行。
這麼一陣嘰嘰喳喳的商量之後,事情就放在每個人的心裡了。
海外訂單的訊息,實在是充實了他們的脊樑骨,每個人都彷彿硬氣了不少。
這張訂單做完,家家都能分到不少錢呢。
以前不敢想的事情、不敢計劃的事情、不敢添置的家當、不敢給孩子報名的學校、不敢孝順自己的老爹孃……現在,都可以想一想了。
這個年,應該過得很有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