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陰一陽,一體兩面,對立統一,萬事萬物無不體現著這個規律,這是最基本的認知常識。
對立統一之中又有量變質變的適度原則,這也是常識,只是更考驗人的智慧。
那時到底還是年輕,思慮有所不周。
“在想什麼呢?”薛濤見昊傾城盯著那塊太極芝麻糕發呆,問道。
昊傾城回過神來,說:“你說得有道理,這提醒了我,凡事無絕對,不知不覺,我又想到極端去了。”
薛濤嗑著瓜子,若有所思地看著她。以自己對昊傾城的瞭解,這姐們有個觸類旁通的本事,透過觀察自然的變化,哪怕再微小的物事,也能推知到人事上去。
入夜,房間裡,哪吒泡完澡從裡間出來,看到昊傾城正坐在床上看書,還是《易經》。
書是從書房那裡拿過來的,只見她邊看還邊拋著三個銅幣,點著手指在算著。
“在算什麼?”哪吒不禁好奇道。
“我在算咱們距離天下大同還有多久?”昊傾城抬起頭來說道。
“哦?那你算出來了沒?”哪吒感興趣道。
“不清楚,不會解。”昊傾城有點苦惱道。
哪吒過去,坐到床邊,忍住笑,問道:“你佔到了哪個卦呀?”
“又是乾卦。”昊傾城說。
“變爻是哪幾個?”哪吒接著問。
“都是九,用九,見群龍無首。”昊傾城說。
易經的演算法,根據《易傳》,用五十根蓍草,根據一定的程式占筮,也可用錢幣的正反面來算,正面為二、反面為三,或正面為三、反面為二。得出的一個數必然是六、七、八、九中的一個,從而得以確定一爻。得六和八為陰爻,得七和九為陽爻。其中六是老陰,是變爻;八是少陰,是不變爻。九是老陽,變爻;七是少陽,不變爻。依此占上六遍,就得六爻,最終確定出一個卦。
卜筮的原則是佔變爻,不佔不變爻,即以變爻的爻辭來判斷吉凶。
當占筮得到的六個爻均為九時,就稱為用九,意味著六爻皆變。
用九或用六,為乾、坤兩卦所特有,一個為純陽卦,另一個為純陰卦。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見”通“現”,音也同“現”)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不敢為天下先,功成而不自居。”哪吒說。
昊傾城歪著腦袋看他,求進一步解釋的樣子。
“才德傑出的人不以首領自居,自會引來眾人擁戴其為首領,所以結果吉祥無疑。”哪吒說,“三皇五帝時期,為帝王者垂拱無為,發現才德傑出者,以帝位繼讓之。民眾也樂意擁立才德傑出之人為帝,與此相似。”
作為曾經女媧身邊的護法童子,他見證過。
因此,用九中的“群龍無首”與我們一般理解的群龍無首、一盤散沙的局面涵義不同。
“哦,可是這與還要多久才能天下大同有什麼關係呢?”昊傾城困惑道。
“還要多久,這哪裡能說得準?”哪吒說,“須得咱們一代代人接續奮鬥下去,或許不能親眼見到,但也不妨礙義無反顧!”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文言》曰: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文言》又曰:乾元用九,乃見天則。
“用九體現了乾之善德,從中可以發現天道執行的規律,天下因此而大治,天下大同呼之欲出。”哪吒說。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乾作為自然意義上的造物主,何其偉大。天在行雲布雨,使萬物得以茁壯成長;太陽週而復始地執行,使上下四方的位置得以確定。“時乘六龍以御天”的說法反映了古人對太陽執行原理的一種理解,認為太陽是乘坐著龍駕的車而執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