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博陵崔護
蘇琦看著桃花庵朱門上題的詩句,落款正是那位崔公子。
“這是五年前一位崔姓公子題的詩,說是紀念一位不知姓名的故人。”師太說。
蘇琦想到不久前見到崔公子的情景。
“崔公子在題下這首詩後,感嘆這世間之事,往往在不經意間遇到美好,而當有意去追求時,卻再也不可復得。”師太說,“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很多時候,錯過便是錯過了。回首往事,誰都無法將歲月中的每一個遺憾續寫圓滿,難免空留惆悵。”
蘇琦默然。
梁府門口,梁大人與兒子梁旃恭送履行完監察職責的崔護一行人。
從郊外回來的蘇琦路過這裡,見到崔護,愣了一下,停住腳步。
“姑娘,我們又見面了。”崔護見到她,上前彬彬有禮道。
梁大人與梁旃愣愣地看著他倆,梁旃想說什麼,但被梁大人拉住。
“崔公子。”蘇琦欠了欠身。
“不知姑娘可否賞臉,與在下到茶館小坐片刻?”崔護說。
蘇琦想了想,說道:“恭敬不如從命,正好小女也有話想對公子說。”
崔護笑了笑,說:“姑娘請!”
蘇琦與崔護一行人往不遠處的茶館走去。
梁旃默默目送著他們進了茶館。
“她怎會與崔大人認識?”梁大人有點不可思議道。
梁旃也是一頭霧水。
茶館二樓一處靠窗的位置,蘇琦與崔護面對面坐著,不遠處屬下們坐一桌,小二斟上茶水,不一會兒上糕點小吃。
“上次見面匆忙,只知道姑娘住在太子廟裡,還未得請教姑娘芳名。”崔護說。
“小女姓蘇,單名琦,原是關內蠶戶蘇氏之女,六年前因為一些緣故移居到太子廟……”蘇琦說著看了眼崔護,繼而垂下眼簾。
崔護沒問她什麼緣故,而是說道:“蘇姑娘,有件事在下考慮了許久,一直想徵詢姑娘的意見。”
“公子所說何事?”蘇琦抬眼看他。
“眼下疫情得以控制住,在下此行的公務也已結束,不日將回長安。”崔護說,“不知姑娘可願隨在下一塊回長安?”
蘇琦意外地看著他。
“那日,在下已對姑娘表明了心意。”崔護說,“如若姑娘願意,在下便即刻著媒人上門求親,依禮行聘,擇吉日迎娶姑娘!”
蘇琦有種心跳加速的感覺,雖然她已經沒有心跳。面對崔護忽如其來的求婚,蘇琦一下子也有點不知所措。
“哦,在下是不是太突兀了?”崔護說。
“沒有沒有,崔公子,我……”蘇琦說。
“在下只是沒想到還能與姑娘再次相見,實感不易,不想再與姑娘錯過。”崔護說。
蘇琦看著他,眼裡忽然湧上些許憂傷,艱難地開口道:“崔公子,在小女答應之前,有件事必須讓公子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