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的塞到劉徹懷中,滿面的慈祥和輕松,似乎卸下了兩個千金重擔一樣,整個人都變的輕鬆起來。
“這是大漢天子的虎符和繡衣使者的玉珏,大漢的天子沒有這兩樣東西,終究是沒有翅膀的雛鷹,如今,老身就將真搏擊長空的翅膀還給你了!
孩子去飛了,祖母知道,你是個不甘心平凡的孩子,從小便是如此,老身就是加在你身上的最後一條繩索,如今這繩索也再也困不住你了!
數代君王的恥辱,就要靠你去血洗了!”
劉徹雙手微微顫抖的抱著虎符與玉珏,這才是大漢朝真正的權柄啊!竇嬰這些人,就等在宮外,皇帝年幼,向來會有丞相與太尉共同掌軍,是謂託孤之臣。
然而此時的竇太後卻沒有託孤的舉動,直接將這兩樣東西教給了劉徹,這其中意味著的不僅僅的權柄的交接。
更是對竇氏一門的無情拋棄,竇太後本就是一個護短的性子,三朝以來,竇氏的權柄早已經成為了舊勳貴們的代言人。
竇氏一門依附著竇太後成長成了參天大樹,竇太後更是不遺餘力的庇佑著竇氏的崛起,如今說竇氏是最大的外戚集團,也不為過。
而此時竇太後卻沒有絲毫未竇氏一門留後路的意思,新帝掌權才算真正的親政,才算真正的完成了帝王的交替。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掌權,必然要裁撤前朝遺老遺少,這其中選擇一頭長成肥豬的勳貴世家開刀立威是最必然的結果。
這就是每一代君王去世時,總會給後來者留下一個寵臣或者世家的人樣子,這些在先帝生前權傾天下的世家,就是新帝立威最好的靶子。
皇權從來都是血腥而無理的,誰怪你祖上立下了多少功績?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竇太後這是要將自己生前最心疼的竇氏家族作為劉徹立威的人樣子啊!
劉徹雙眼中淚水就在接到虎符的那一刻,流出眼眶,一股無形的壓力隨著虎符的交接瞬間讓劉徹感覺原來老人家還健在的時候是一種怎樣的幸福。
自己就像是一個任性的孩子,無論捅出多大的簍子,總有一個高大的身影去為自己的錯誤默默的承受後果。
如今座大漢的靠山就要崩塌了,權利的背後便是責任和壓力,劉徹直到此時才知道,這個從來不太喜歡自己的祖母,是多麼的愛護自己,她是用她的全部來打磨自己啊!
面對這樣良苦用心的老人,劉徹還能再說什麼?
“祖母……您放心,太祖的白登之恥,呂後的國書之恨,孫兒定叫匈奴人以血來償還!”
竇太後依偎在阿嬌懷中,慢慢的閉上雙眼:“彘兒,你可知道,那國書是呂後親自命人放入皇檔之中,命令大漢後繼之君必須熟背那國書的?呂後臨終前,祖母就守在她的身邊。
她臨終有三大恨:一恨大漢無男兒,要將大漢的女人送給匈奴人;二恨大漢皇族皆無能,面北稱臣納貢,喪盡尊嚴;三恨大漢群臣盡草包,內鬥如虎,面對匈人鐵騎卻只知道割地賠款,自私自利;
這三大恨,一樁樁,一件件都是指向匈奴人的,那些反叛者沒有絲毫的怨言,阿彘,你可知道,當周勃領兵闖到她的塌前時,她是笑著走的,她說,大漢這頭羊,終於開始吃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