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重玄道長壽辰之日,雖還有兩天,中原武林各色各樣的人物,如過江之鯽般從各地魚貫而入十堰縣城。
各大客棧一時之間,人滿為患,有些人雖提前到達,連空柴房都找不到一間,不得已之下也只能在城郊,草草搭建些茅棚,避免風餐露宿。而縣城裡的民眾,見到這許多手持兵刃的武林豪客,早就習以為常,並無絲毫畏懼之心,人多了反而覺得熱鬧,尤其那些小商小販,更是巴不得天天如此。
薛長卿與凌霄師徒本來各住一間上房,老闆為了安排其他人入住客棧,便讓凌霄與鄢雲同住一間,但見薛長卿脾氣不好,不怒自威,當下也不敢惹他,整間客棧就他一人住著上好的單間。
到了晚上,這些江湖人物大多數都是醉飲通宵,整個十堰縣城更是燈火通明,晝夜不歇。他們大多數是自發前來,收到武當派發出的請柬的人很少,這些人大多數與地獄門不是有舊怨,便是有新仇。
饒是魚龍混雜,群龍無首,但武當山方圓百里內,至今還未有地獄門的分壇,是以他們敢肆無忌憚地邊喝酒,邊痛罵地獄門中的首腦人物。
薛長卿聽了,氣得臉色鐵青,直恨得差點將兩排牙齒一齊咬碎,但形格勢禁,還是不想壞了大事,兀自隱忍下來,獨自喝著悶酒。心道:“暫且讓你們放肆幾天,咱們走著瞧,終有一天,我薛長卿定然將你們剝皮拆骨,千刀萬剮,讓你們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兩天以來,十堰縣城的武林人士也在不斷增加,這成百上千之眾,分屬不同的門派,多半是離武當路程較近的人,自然有些重玄道長的故友,不遠千里而來。因此高手也不是很多,梅傲霜等人雖在房陵,離此較近,但日前一直忙於營救太子之事,隊伍受創之後,便各自散去,這會兒也沒有趕來武當。
這日正好是重玄道長的壽辰,縣城裡的武林人士也陸續出發向武當山趕去,凌霄與鄢雲二人也在這數千人的隊伍之中,誰也沒特別注意他們。薛長卿在前一天就已出發,這會兒已經到了武當山,隱身在附近,天黑後再夜探武當山。
道路擁堵,凌霄師徒雖騎上快馬,但與步行無異,因此程序格外緩慢。雖只有十幾裡的路程,還是走了幾個時辰,到晌午時分,才到武當山腳下。
武當上山路徑狹窄,兩側都是高山,中間僅容兩人並行,青石板的石階,異常光滑,無法驅馬行走,他們將馬屁系在山腳下,兩人並行,沿著曲折蜿蜒的山道拾級而上。
約摸過了半個時辰,便見到武當派山門,旁邊豎著一塊大石,上頭用硃砂篆書刻著“解劍臺”三個大字。
一旁站著五六名身著褐青色長袍,腰懸烏鞘長劍的年輕武當弟子。見到有許多江湖人士上山,連忙讓他們將身上兵器都交給他們統一保管,他們遇到一些不願交出兵器的人,兀自攔著不讓他們上山,這些人揚言要動武,這些武當弟子也絲毫不畏懼,抽出長劍,與這些人對峙著,一股正氣凜然,神聖不可侵犯的派頭。
然而這些人畢竟是少數,而且最終還是不得不服從,上山必須解下兵器的規矩。經過解劍臺,接著便到了五龍祠,五龍祠因為武當節度使姚簡奉旨祈雨應驗,於是太宗皇帝便下旨敕建五龍祠,因此五龍祠也就成了武當第一座皇帝敕建的宏偉壯觀的祠廟。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唐由來以老子後裔自居,因此將道教奉為三教之首,加之太宗皇帝在武當敕建祠廟,武當派也因此更加在武林中聞名,武當的道長們更是古道熱腸,長期引領中原武林,因此奠定了武當派在江湖上不可撼動的地位。
這也就是薛長卿將武當視為眼中釘肉中刺,首先一個要除去的目標,武當若被地獄門掃平,地獄門統一江湖就指日可待了。
眾人經過五龍祠,來到武當派正殿紫霄宮之前,重玄道長與玉虛、長眉、清風等幾位道長,在數百名武當派第二三代弟子的簇擁下,從紫霄宮出來。不等重玄道長吩咐,早有人在殿前寬闊的場地上,左右各擺上十幾個座位,相隔約兩丈遠近,安排給重玄道長的至交好友與江湖上地位尊崇的人落座,凌霄與重玄道長有些私交,自然也佔有一席座位,鄢雲站在凌霄身後。其餘人隨意站在左右。
殿前中央是主座,較下首兩排座位略高几尺,重玄道長當中落座,其餘道長都是他的師弟,自然按次序在左右座位坐下。
重玄道人年高九旬,童顏鶴髮,仙風道骨,雙眸澄澈,射出瑩然的精光,很顯然是個修為極高的道人。今日雖說是他九十壽辰,但他看起來仍是愁眉不展,畢竟武當掌門被地獄門擒去已有月餘之久,至今杳無音信。
聚集在這裡的江湖人士,也多半不是為祝壽而來。除了黃山天都派玄鶴子送了一對精緻的漢白玉杯,崑崙派紫心散人送了一件白鶴彩雲金絲氅,其他人都是與凌霄一樣,臨時在山下縣城買了些壽桃壽餅,貼上些紅紙敷衍了事。重玄道人看淡世事,練達人情,自然不會在意這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下離座而起,坦然說道:“各位以祝壽為名,雖多數是不請自來,貧道也知曉各位來意,既是這樣,就開啟天窗說亮話吧。地獄門岐黃子、薛長卿這些大魔頭,公然向中原武林挑釁,從居仁堂抓捕許多江湖人士,貧道的師弟,武當掌門白雲道長至今身陷地獄門之中,地獄門已然成了中原武林的公敵。諸位與地獄門可以說不是有舊怨,就是有新仇,遠的不說,就說日前華山女俠梅傲霜組織上千盟軍,進攻地獄門,營救太子李賢與那些被關在地獄門中的江湖人士,結果雖救出太子,然而還是傷亡過半。後又與朝廷御林軍大戰,李賢太子得而復失,盟軍隊伍所剩也寥寥無幾。諸位今日來武當,無非是以為我們無力抗擊朝廷的大軍,卻能團結起來,如同當年將西域邪教玄陰教驅逐出中原一樣,對付地獄門。可是一時間群龍無首,是以想武當派出來主持公道,引領諸位共同對付地獄門,不知貧道可有說錯?”
語聲才歇,眾人俱都喧嚷起來,多數都持贊成意見。過了一會兒,等眾人喧囂安靜下來,只見右首一個身著百衲衣的苦行僧,手撥念珠,走上前去,雙手合十說道:“阿彌陀佛!護法菩薩常以金剛伏魔的降魔手段,造福眾生。若是重玄道長能出來主持公道,率領群雄為中原武林除此大患,這也是大慈大悲之舉,功德無量。若是能救出貧僧的師兄,少林笑面頭陀妙湛禪師,那麼少林全寺僧俗緇素,都會永感道長的大恩大德的。”
重玄道長聽了,連忙擺手搖頭,推辭道:“貧道已經歸隱江湖多年,平日連會客都很少,對新近出道成名的許多江湖上的英雄都不瞭解,如何能指揮這數千人的隊伍,進攻地獄門呢?此事非同小可,成敗關係到中原武林的興衰存亡,非我有意推辭,實在是無能為力,否則就算妙法大師你不說,貧道也會當仁不讓的。”
這老僧正是少林方丈妙法大師,此時見重玄道長婉言拒絕了自己的請求,神情頗為沮喪,黯然道:“重玄道長既如此說法,想必是我妙湛師兄該當遭受此劫,貧僧也不好再強求道長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