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唐女俠傳 > 第173章 金陵王氣

第173章 金陵王氣 (第2/2頁)

推薦閱讀: 太白劍俠傳

尉遲昭不悅道:“這我也知道,但打下都梁山之後,如果又讓我率軍攻打潤州,如何是好?”

鄢雲笑道:“這個將軍大可不必擔憂,攻打盱眙與都梁山只是因為兩地距離揚州太近,為揚州安全考慮,必須打下這兩個地方。我們義軍最終會向北行進,攻打洛陽,絕不會去攻打潤州的。更何況潤州有幾萬兵馬,將軍的兵力不足,如何攻城呢?”

尉遲昭聽鄢雲這麼一說,也覺得頗有道理,於是便傳令下去,留下五千兵馬守住盱眙城,其餘兵馬立即集合,向都梁山進發。

命令傳達下去,忠義營自然隨大軍出發,留下的兵馬也大部分是新加入的民兵。都梁山與盱眙城雖只有百里之遙,但山路崎嶇蜿蜒,大多是羊腸小道,很多器械都不能雖大軍同行,非但如此,到了陡峭之處,騎兵也不能行進,無奈之下,只好徒步向都梁山而去。

大軍行走了一天一夜,到了都梁山山麓之下,尉遲昭於是派遣斥候前去查探,過了大半個時辰,斥候來報,都梁山上並無一兵一卒。

尉遲昭問道:“你可檢視清楚了?不會是敵人的疑兵誘敵之計吧?”

斥候道:“我們幾個斥候山前山後都探查了一番,確實沒有半個人影。”

尉遲昭還在遲疑,鄢雲上前說道:“適才我觀察前方有人馬活動留下的痕跡,定是都梁山上的官兵得知我大軍到來,提前逃走了。再者說來,我大軍有數萬人馬,就算上面還埋伏著一些人,難道還敵不過麼?將軍還在猶豫什麼呢?”

尉遲昭聽鄢雲這麼一說,也覺得應該迅速上山,將士們連日來長途奔襲,應該到山上好好休整一番。於是立即命令全軍上山,山下也吩咐人看守。

第二日清晨,尉遲昭便急著要回揚州,向徐敬業邀功,只留下兩千人馬,由兩個偏將率領,駐紮在都梁山。忠義營跟隨著尉遲昭的大軍,兩日後回到了揚州匡復府。

尉遲昭本想回到揚州,定然可以大肆慶賀一番。沒想到匡復府中,徐敬業、魏思溫等人卻在吵鬧不休,並未準備慶功宴。

鄢雲與玉虛道長作為這次攻打盱眙的有功之臣,也跟隨尉遲昭進了匡復府。只聽魏思溫說道:“目前武氏幽禁睿宗皇帝,將中宗皇帝罷黜為廬陵王,唐室激憤,天下扼腕。我揚州義軍既然打著匡復廬陵王的帝號的旗號,徐將軍就應該親自率領大軍鼓行而進,直趨洛陽,天下義士得知將軍志在勤王,必將雲集響應,如此則天下指日可定!”

匡復府右司馬薛仲璋極力反對道:“不然,我們現在根基未穩,實力遠不如李孝逸的三十萬大軍,一旦與李孝逸的大軍狹路相逢,只怕沒到洛陽,就已經被擊敗了。”

薛仲璋的這番話,也正是徐敬業心中所擔憂的,於是連忙問道:“那麼依薛御史的看法,應該如何行軍呢?”

只聽薛仲璋說道:“金陵乃六朝古都,帝王氣象之所在,並且有長江天險,足可以固守。不如先奪取常、潤二州,作為奠定霸業的基礎。然後北向圖取中原,進無不利,退有所歸,才是最穩妥的策略。”注:潤州,今江蘇鎮江。)

魏思溫聞言,憤然說道:“我堅決反對,所謂的金陵王氣,乃是無稽之談,六朝在金陵定都,卻沒有一個王朝不是短命王朝,王氣何在?”薛仲璋啞口無言,不知所對。

魏思溫接著說道:“現在崤山以東,鄭州、汴州、徐州、亳州的豪傑之士,都因武氏專治,諸武擅命,扼腕切齒,心中不平,聽說將軍在揚州起事,俱都蒸麥為飯,荷鋤為兵,等待揚州義軍到來。將軍不乘勢北向奪取洛陽,卻反而在江南圖謀著營造巢穴,遠近的人聽說這個訊息,便在心裡想,原來揚州的徐敬業起兵,匡復勤王,恢復唐室江山社稷是假,其實是為了自己在江南稱王稱霸,人心哪有不離散解體的道理呢?”

鄢雲也說道:“軍師之言有理,此刻當銳意進取,以建大功。不應貪圖金陵王氣,故步自封,自取滅亡。”

徐敬業聽了,極為惱怒,怒喝道:“你一個小小的記室主簿,這裡哪有你說話的份。我意已決,不用多言。”

隨即對眾人說道:“軍師之策,太過冒險,並不可行。傳令下去,令左長史唐之奇鎮守江都,徐敬猷將軍駐紮淮陰,本將軍不日將親自率兵,攻打潤州。”

喜歡大唐女俠傳請大家收藏:()大唐女俠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說: 一覺醒來我成了葵花派弟子 要做大俠 不滅神蓮 龍圖風雲錄 封神之鐵血豔影 武俠世界中的神醫 從武俠世界開始轉變 全世界武俠 大唐女俠傳 九天君 傲劍斬乾坤 青蓮劍仙 我的鬼仙妻 鴻蒙九仙錄 [綜]葉英侍女的日常 十絕山 這個大俠會暴擊 末世掌門系統 邪少亂鬥戰 苟在修仙世界肝熟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