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北風吹起,汴梁城楊柳樹上的葉子戀戀不捨地飄離了枝幹。
共和元年十月,戰爭的痕跡正在漸漸摸平。運河馬上便要結冰,汴京各處的碼頭格外繁忙,全國各地的商家正在利用最後的時間將各類物資運到京城。一時之間,汴梁恢複了幾分往日的風華。
商旅聚焦京城,城中的瓦肆勾欄也隨之熱鬧起來。
“話說那吳乞買身壯如熊、力可縛虎,手中一杆鐵槍更是淩厲狠毒……”汴河之畔一家茶肆之中,說書人正在抑揚頓挫地講著書。
“我忠義軍將士被他殺得死傷慘重,韃子士卒氣焰頓盛,眼見便要護著吳乞買逃出殿中。關鍵時候,我忠義軍大將武松、史進、李逵齊齊攻向吳乞買……”
“正如剛才所講,那吳乞買也著實了得,我忠義軍馬下武功第一的武松竟然一招之間被他用鐵槍刺穿手臂,釘在殿內的柱子之上。”
堂下驚呼之聲乍起,說書之人賣個關子,等眾人安靜下來,才將竹板一打,接著道:“不過咱們的武松武大爺豈是泛泛之輩?這吳乞買雖然刺中了他,但其鐵槍亦被武大爺死死的鉗住不放。說時遲,那時快,便在吳乞買想奪槍再刺之時,史進、李逵兩位頭領雙雙殺到。這兩位頭領一個使棍,一個用斧,那棍是青龍棍,使將起來可翻江倒海;那斧是鬼王斧,猛揮下去可劈山裂巖。吳乞買哪敢大意,忙拋開手中的鐵槍,抽出腰間的佩劍,與史李兩位頭領對戰起來。”
“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那吳乞買這下可要落下風了吧?”堂下著急之人先聲問出。
“這位看官說得沒錯,然而那吳乞買實在厲害,史李兩位頭領雖佔些上風,卻一時也奈何不了他。更急人的是,一眾韃子護衛見自己的皇帝身處險地,都拼命地上前護駕。這吳乞買武功如此之高,在護衛的掩護下,想要逃出我忠義軍的包圍還真不是多麼難的事。若讓韃子皇帝給逃了,那太宰大人苦心經營的這‘無間’之計可就要功虧一簣。”
說書之人頓了一頓,將鼓一打,繼續道:“關鍵時刻,受傷的武松武大爺突然從吳乞買的背後殺來。那吳乞買正在專心應對史李兩位頭領,背後正是空當一片,武大爺單刀突進,正中吳乞買的後心。哈哈哈哈……可憐的韃子皇帝就此一命嗚呼!”
“好好好!”堂下一片歡呼一聲。
“眾位也話納悶,那武松武大爺已被吳乞買的鐵槍釘在殿內的柱子之上,又怎會突襲這吳乞買呢?原來這武松武大爺亦有當年關雲長刮骨療毒之勇氣,他見機不可失,可狠心自斷左臂,掙脫了那鐵槍的束縛,這正是——太宰妙計襲金都,武松斷臂殺敵酋。眾位看官,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說書之人施禮退下,堂下聽眾卻有些意猶未盡。
“殺了韃子皇帝之後如何了?這金人現下如何動態,不會發兵前來報複吧?”
“這說書之人就會吊人胃口,得!明天再來喝茶。”
堂下聽眾或議論或不滿。
“唉!這說書之人啊,也就能哄住你們這些大字不識的莽漢。關於金人的動態,那《京華時報》的國際新聞裡早有報道,也就你們這些不讀書不看報之人還不明就裡。”茶肆之中一名書生搖頭對周邊的議論之人嘆道。
“嘿嘿,俺們不是不識字麼……這位小哥,可否將那報紙上的訊息講與我們聽聽?”
“不行不行!這砸人飯碗的事情,小生可不去做。”書生指指那說書之人的背景拒絕道。
“嗨,那老兒是肚子裡的貨多,不說這金人之事,他還可以說些三國、西遊之類的,斷不會丟了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