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之中,除了盧進義之外,還有楊志、王雄、花榮、張青、徐寧、李應、穆橫、關勝、孫立——噢!對了,本來還有林沖,不過當時他正在為大人做護衛,所以逃過了一劫——這十幾人的武藝皆是當下各地禁軍之中的翹楚之人。大人覺得,如果僅僅是一趟花石綱,那些朝庭的大老爺們,用得著抽調如此多的高手護送?”
楊帆搖頭,周侗繼續道:“江南應奉局,每年都會送與京中的達官貴人些許禮物,這些禮物如何運送,就不足為外人道了。”
楊帆一時無語,楊志、花榮、關勝......這些都是未來宋江起義的頭領人物,本是官兵,卻如此簡單地便被逼上梁山,全無小說中吳用智賺的情節——那情節明顯就是杜撰,全不合邏輯,楊帆後世之時便是如此想的。
“為了區區財物,便要損了這十幾員的軍中大將?”楊帆搖頭,對此終究還是不願相信。
“武人如狗,狗看丟了財物,便只有被烹的下場。”周侗戚然,“大宋尊文抑武,由來已久,積習至今,軍中有本事的男兒,有家産的便回家去做逍遙員外,無家産的,也能到各地大族家中謀個槍棒教師,即便是無奈之下落草為寇,也比做那軍漢自在。這軍中精英,眼見著便要凋零殆盡......”
周侗仰面望天,一聲輕嘆。此時場下發出一陣叫好之聲,卻是任原將那黑衣漢子打下臺去。周侗已無心再關注臺上戰況,待場下聲音稍降,便問楊帆道:
“大人怎會突然提起盧進義之事?”
楊帆微笑道:“自然是想讓他重歸軍中,最好連同楊志等人一塊回來。這軍中精英,當然能保一個是一個。”
周侗大喜,道:“大人英明!只是如何聯絡上他,老夫還得費些工夫。”
“剛才看到那‘擎天柱’任原,便想起盧進義的一個僕人燕青來,聽說這兩人均擅長相撲,若是比試一場,我猜定是那燕青勝出。哈哈,今日這擂臺之上,若能遇上這燕青,倒是能問出那盧進義的下落。”楊帆道。
“燕青?”周侗搖頭,“不曾聽說,不過既是擅長相撲,便可能與進義有關,老夫的相撲之技只傳了他一人......”
“嗯!江湖之中確有一個擅長相撲的漢子,人稱‘小乙哥’,此人常混跡於各地青樓瓦肆之地,便得了個‘浪子’的稱號,大人說的莫非是他?”一邊的魯智深也插口道。
楊帆點頭。
“可大人怎會知道他會來此打擂?”魯智深接著問道。
“我也不知他會不會來,只是覺得神霄宮組織的這泰山之會,聲勢頗大,這山東的綠林豈會不派人打探?那燕青乃是心靈機巧之人,又常年混跡於各地,正是喬裝查探的最好人選,所以猜測他有可能會上臺打擂。”
“唉!大人原來說的又是‘半仙’之語,那小乙哥確為山東人士,卻不曾聽說入了綠林,再說即便是入了綠林,前來打探訊息,他又怎會出頭上臺打擂?”
“什麼叫‘半仙’之語?”
“呃?哈哈,那個,那個......就是說大人所言乃是神機妙算之語......”
嶽飛幾個掩嘴偷笑,由於楊帆時不時的說些大家聽不明白的話語,而這些話語中卻往往有一部分很快應驗,所以他們便私下稱這些話叫作‘半仙’之語。
楊帆撇個白眼,道:“這燕青身邊往往帶著一個既好事、又惹事的拖油瓶,此人是個性直的黑廝,脾氣暴躁,相貌也好辨認,咱們不妨設局激他一下,如果此人在場,即便那燕青不出頭,這廝也會跳將出來,到時順藤摸瓜,不就找到了燕青?”
周侗深思一會,道:“大人這計謀可行。”魯智深也點頭,楊帆便道:“中午時候咱們再細細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