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彎月剛剛掛上天空,夕陽西下之處,還餘下一絲光亮。
“時辰尚早,臣妾安排了歌舞,請皇上觀賞”鄭皇後道。
“哈哈,如此甚好,請眾帝姬坐吧,同朕一起觀賞。”趙佶笑道。
“請眾帝姬入座”趙佶一側的小黃門尖聲喊道。
絲樂聲起,舞姬魚貫而入,霓裳雲袖,翩然起舞
曲終舞散,趙佶習慣性地點了點頭表示贊許,鄭皇後笑了笑,朝樂師示意繼續。絲竹之聲再起,另外幾名宮女施然飄到臺上,跳了一曲風格略異的舞蹈。表演完了之後,趙佶依然是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等第三曲下來,趙佶已明顯有點厭了,揮手讓宮女退下後,言道:“時候差不多了,讓眾帝姬乞巧去吧!”
鄭皇後應聲稱諾,便帶領眾帝姬前去乞巧樓前,焚香跪拜
此時,趙佶望了望眼前空著的舞臺,似是有些出神,手輕輕地拍腿哼道:“清風笑竟惹寂寥豪情還剩一襟晚照”
鄭皇後那邊,乞巧之後,各人也拿出了針線,對月穿引起來。
月光算不得皎潔,月下的大宋子民自是不可能人人得巧。
同樣的月光下,醉杏樓,唐盼兮的漱玉閣內,牆上釘了九枚已穿了紅線的鋼針,已摘下面紗的唐盼兮,望著窗外的月亮,嘴角帶著詭秘的微笑,喃語道:“倒是真的來了”
也在同樣的月光下,五百裡外的水泊梁山,剛剛從大戶借糧歸來的宋江眾人,正在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大秤分金銀
歷史的長河便在這月下,靜靜地流淌著,楊帆的到來,似是在河中濺起了一朵浪花,然而,河水依舊沿著原來規跡平靜地流淌著
......
七月初八,楊帆放下些許瑣事,同魯智深來到城外一個偏遠的院落。院落裡壘起了兩個小型磚窯,魯智深僱傭了幾名窯工,按楊帆給出的配方在此實驗生産水泥與玻璃。此時,水泥燒制的較為成功,而燒製出的玻璃則雜質太多,達不到楊帆的要求。對此,楊帆也沒有多少辦法,自己只知道大體的生産原料與工藝,要想生産出高透明度玻璃,除了反複的實驗外,就是找個熟悉此類工藝的大食人。楊帆禁不住想起了那明月樓的胡蝶兒來。
七月初九,休沐結束,楊帆開始上朝治事。軍器監諸多事務,仍按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新軍器的生産,一來因為相對保密,二來因為童貫給出的生産目標主要是火炮,所以有些計劃倒不用急著推進。楊帆這幾天則向朝庭上了一道在建立新式鋼鐵廠的摺子,合格的鋼材是武器製作以及工作發展的基礎,以目前大宋的鋼鐵生産能力顯然達不到楊帆的要求。這道摺子得到了大部分大臣的支援,尤其是蔡攸、李誡,嘗到了軌道甜頭的他們,自然有了更多的修建計劃,這些計劃的實施離不了大量鋼鐵的支援。而楊帆摺子裡新式煉鋼的方法,對生産質量及數量的預期,則讓蔡京等宰輔眼光發亮,任何物資的大量生産,符合他們宣揚豐亨豫大、富饒安法,只要不損害他們的利益,這樣的政績,他們一般都身先士卒地去搶奪,何況這裡面操作起來,自會有諸多的好處可撈。
經過幾次朝會的討論,這個被楊帆命名為“大宋第一鋼鐵廠”的生産專案確定了下來:王黼提舉,工部負責,楊帆本被任命為副提舉,但他接下來的事情太多,所以辭了任命,自薦了個“技術顧問”之職顧問麼,自然不用去做什麼具體工作,那些亂七雜八的事,你們先做著,等有不明白的再來問我。
相對於鋼鐵廠這事,楊帆更感興趣的是太學科學院的籌建。
望日朝會之後,太子趙桓、太師蔡京,叫了楊帆一起研究此事。這段時間,趙桓從各地招攬了許多能工巧匠供楊帆選擇,蔡京也在城南辟雍設立了教學場所。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楊帆決定七月二十這天,對這些工匠進行一次面試,看看他們的情況,當然,他不打算將任何人淘汰掉,只想看看他們的能力如何畢竟這個時代太缺這樣的人才。
為此,楊帆所擬的面試題目也呈給了趙桓,並請趙桓提前發至眾工匠之手。面試的題目有兩個:一個是自己有什麼特長,發明或製造了什麼東西。第二個則是:樹上的蘋果,成熟後為什麼會落到地上。
看到這兩道面試題目,趙桓有些發呆。禁不住問道:“大人這第一題好說,可這第二題實在是蘋果成熟後自然會落在地上,這也算是問題?”
“哈哈,自然算得,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他們學習的基礎,讓他們先思考一下。”
“可為什麼會落在地上”趙桓仍是好奇。
“簡單地說是引力”
“引力?”趙桓仍是不明白。
“是的,只是這個問題卻不是一時半會能講明白,殿下可自己先思考思考,等正式授學之時,我再詳細地解釋”楊帆道。
“這喔...好吧!倒是真想看看他們的答案。”趙桓回道。
幾天過去,面試如期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