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花旗參議院投票表決透過了“減稅法案”。
又過了一天,特魯尼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內,當著眾多官員與記者的面,在攝像機的鏡頭面前簽署了《減稅法案》。
到此,該法案正式生效。
按照規定,《減稅法案》將在西元二零二二年一月一日正式開始實施。
此法案一出,可以說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當天,花旗紐約證券交易所,以傳統產業為主的標準普爾指數全面看漲,幾乎所有傳統制造業的股票都大幅度暴漲。以資訊網路產業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卻大幅度收低,很多新興科技企業的股票都走出跳水行情。道瓊斯指數一整天都在震盪,最終小幅度收窄,主要是投資者不看好花旗金融業所致。
特魯尼已經打出了王牌,現在就看趙耀國的了。
其實,在這幾天裡,全世界的新聞媒體都在關注華夏當局。
雖然從表面上看,《減稅法案》針對的是花旗國內企業,而且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的是其他發達國家,但是在本質上,《減稅法案》是衝著以當今全球頭號工業國家而去的,華夏必然深受影響。看得長遠一點,隨著《減稅法案》的作用顯現出來,眾多跨國企業將工廠搬回花旗,華夏還能以製造業立國嗎?沒有了製造業做支撐,華夏的數億產業工人又能靠什麼維生呢?沒有了製造業,華夏的發展勢頭還能維持下去嗎?沒有了製造業,華夏頭號工業強國地位還能保住嗎?沒有了製造業,華夏還有能力在各領域挑戰花旗嗎?沒有了製造業,華夏應該朝哪個方向發展?
這些問題都很大,而且最快要幾年之後才會顯現出來。只是對華夏的領導人來說,顯然不能等到問題暴露出來之後再想辦法。
正是如此,很多西方媒體開始看衰華夏,認為隨著製造業回流花旗,特別是能夠帶來豐厚利潤的高階製造業開始向花旗轉移,華夏的經濟發展勢頭肯定會受到遏制,甚至會由此走上衰退的道路。哪怕華夏能夠依靠所剩不多的人口紅利,在中低端產業立足,但是肯定無法在高階製造業挑戰花旗。說得更直接點,等待華夏的將是中等收入陷阱,而且華夏能爭取到的最好的局面,也就只是在中低端領域稱霸,繼續在經濟層面上跟花旗合作,承認花旗在高階領域的霸權地位。
關鍵就是,發展高階製造業需要的人才,至少要培養數十年。雖然沒人敢否認華夏的工程能力,也知道華夏培養出了足夠的工程師,但是有創造力,能用創造改變世界的顯然不是工程師。
換個角度來看,在二戰之後出現的改變了整個世界,改變了人類文明,改變了工作與生活方式的重大發明當中,有哪些來自花旗,有哪些來自華夏?大到噴氣式民航客機,小到人人都有的智慧手機,這些改變了世介面貌,對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產生了重大影響的發明幾乎全來自花旗。來自華夏的也有,比如人工合成胰島素、抗瘧疾藥物、雜交水稻等,不過在數量與影響上均遠遠比不上花旗。
以開拓一個全新領域的創造能力來說,花旗絕對是當今世界最強。
顯然,發展高階製造業需要的就是創造力,而且任何一個全新高階領域本身就是在未知領域開拓前進。
那麼,華夏現在開始在高階領域發力,還來得及嗎?
正是如此,西方媒體一致看衰華夏,認為華夏很快就會在高階領域的競爭中落敗,最終向花旗臣服。
只是,西方媒體顯然忽視了一個問題,即華夏不是現在才發力,而是已經在高階領域拼搏了二十年。只不過,在過去的二十年內,華夏主要還是在追趕以花旗為首的西方國家,處於追隨者的位置,而不是領導者。
在航天領域,cz5系列運載火箭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準,“天宮”空間站更將在幾年之後成為全球唯一還在運作的空間站。在民用航空領域,c919已經開始批次交付,c929寬機體大型客機也已完成設計。在航海領域,華夏早就是全球第一大造船國,能夠建造各種型別的船舶。在地面交通領域,華夏的高鐵、新能源汽車更是獨步全球。即便在差距相對較為巨大的微電子領域,華夏也追了上來,能夠自行設計與生產用於超算的計算機晶片,以及用在智慧手機上的微型處理器。
當然,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不勝列舉。
可以說,華夏一直在高階製造業領域奮力直追,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大。甚至可以說,現在的華夏缺少的就只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機會。只要這樣的機會出現了,那麼華夏就不再是追趕者,將成為高階製造業領域的領導者。到那個時候,包括花旗在內,沒有任何一個西方發達國家能夠跟華夏對抗。要知道,當十四億炎黃子孫全都用最先進的工業技術武裝起來之後,所爆發出來的生產力將超越整個西方世界。現在要加快前進速度的不是華夏,而是花旗等西方國家,因為只有在華夏追上來之前擴大領先優勢,西方世界才能繼續主導人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