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起反擊,還是針對華夏本土,這些人是不是瘋了?
雖然華夏在擁有核武器之後就宣稱,絕不對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而且迄今也只有華夏做出了這樣的承諾,但是華夏並沒有保證不會在戰爭中對其他國家的核設施進行打擊,而扶桑本土有數百處各種型別的民用核設施。真要把華夏當局惹火了,恐怕扶桑全境都會成為福島那樣的無人區。
當然,這只是極端情況。
其實,哪怕華夏當局沒有被惹火,襲擊華夏本土造成的後果也是扶桑無法承擔的。
簡單的說,就是全面戰爭的風險。
哪怕是一場受到控制的全面戰爭,即華夏並不謀求侵略扶桑,只是把戰爭範圍擴大到扶桑本土,哪怕只是針對軍事目標,後果都極為嚴重。事實上,華夏甚至不需要對扶桑本土實施打擊,派遣潛艇封鎖扶桑,切斷扶桑進口物資的海上通道,那麼要不幾個月,扶桑就會爆發饑荒。
對此,宮本三郎有著極為清楚的認識。
別說現在的扶桑,哪怕再過幾十年,只要扶桑依然得躲在花旗的羽翼之下,那就絕對不是華夏的對手。
此外,之前謀劃的只是一場規模有限的區域性衝突,沒有任何人想過會演變成為大規模戰爭,連主戰的村上雅智與小早田秀吉都沒做好這樣的思想準備。現在提出打擊華夏本土,朝全面戰爭的方向邁進,能有幾成勝算?更何況,在有限衝突中,扶桑都沒佔到便宜,在全面戰爭中必然遭受慘敗。
認識歸認識,宮本三郎同樣知道,第三護衛群幾乎全軍覆沒所產生的影響,絕不是他一個人的認識就能抵消。以村上雅智與小早田秀吉為首的主戰派已經徹底喪失了理智,保不準會做出什麼事來。
說得嚴重點,如果他們認為宮本三郎是個障礙,那麼透過一場政變把宮本三郎趕出首相府,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為此,宮本三郎沒有在會議上直接反對由小早田秀吉提出來的,得到了村上雅智全力支援的,對華夏實施報復的建議,只是利用了同樣由村上雅智提出的,而且得到所有主戰派認同的問題,即花旗是否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援,也就是兌現同盟義務,將決定扶桑能否取得最後的勝利。
既然如此,自然得首先搞清楚花旗當局的立場。
以此為由,宮本三郎提出在他跟特魯尼通了熱線電話,搞清楚花旗當局的立場之後再做決定。
其實,這個時候,特魯尼也在跟主要官員與幕僚商量。
第三護衛群遭到伏擊的時候,特魯尼正在跟伊萬國總統通熱線電話,商討是否要聯合出面調停。電話是特魯尼主動打過去的,因為在他看來,伊萬國總統說的話對趙耀國多少有點影響力,畢竟伊萬國與華夏關係密切,簡直是沒有簽署盟約的盟友。只要伊萬國總統肯出面向趙耀國施加點壓力,說不定華夏就會在停火問題上做出讓步。從政治上講,由伊萬國總統出面也更有效果,因為趙耀國是在給友好鄰邦面子,而不是向衝突對手讓步,至少在面子上過得去。如果伊萬國總統願意在外交上做出更大的努力,那麼迫使趙耀國妥協與讓步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只不過,特魯尼沒有抱多大希望。
伊萬國總統是隻老狐狸,不但狡猾,而且很有戰略眼光。雖然伊萬國與這場衝突沒有半點關係,但是誰都不能否認,伊萬國是主要獲益者。很簡單,華夏與扶桑爆發衝突,花旗的關注力集中到西太平洋地區,自然沒有能力在其他戰略熱點地區跟伊萬國對抗,比如內戰進行得如火如荼的藍羅斯。從國家利益出發,只要華夏與扶桑的衝突在可控範圍之內,伊萬國總統就不會站出來。只有在局勢即將失去控制,特別是花旗遇到了參戰壓力時,伊萬國才有可能出面調解。只不過,不是幫助花旗擺脫參戰的風險,而是為自身利益服務,即透過調停來增強伊萬國的國際影響力。
當然,特魯尼也不是吃素的。
在電話中,特魯尼明確提到,如果衝突失去控制,特別是出現了某個在法理上讓花旗無法迴避的理由,那麼就算其他國家出面調解,衝突也會演變成戰爭,而且必然是花旗直接出兵參戰的戰爭。換句話說,到那個時候再來進行外交斡旋,肯定是於是無補,因此要想遏制衝突規模就得在此之前出面斡旋。
特魯尼這麼說,只是希望伊萬國總統認識到局勢的複雜性與危險性。
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局勢變化得如此之快。
克雷格趕來的時候,特魯尼還在跟伊萬國總統講大道理。在克雷格的提醒下,特魯尼結束了談話。
隨後,甘古特也趕了過來,五角大樓的將領則透過影片電話與白宮連線。
很快,特魯尼就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很明顯,扶桑當局恐怕已經失去控制,或者很快就會失去控制。雖然根據我們掌握的情報,第三護衛群是在領海線外面遭到伏擊,即便是‘霧雨’號也是在領海外遭到攻擊,在規避的過程中進入領海,最終在領海線內被魚雷擊中,但是扶桑當局未必會承認和一點,更不會吞下這顆苦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還能怎麼樣?”特魯尼問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