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齊楚長出口氣,沒有多說什麼。
“其實,這就是大局,是你坐在空軍作戰處長的位置上沒有看到的大局。沒錯,我們需要跟其他軍兵種爭奪資源,也需要這些資源來發展壯大,但是我們同樣需要跟其他軍兵種合作,需要其他軍兵種同樣發展壯大。如果說這是最後的機會,我們就應該大度一點,而不是隻考慮自身利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問題是,在戰術上……”
“別忘了,戰術為戰略服務。如果連戰略大方向都錯了,再巧妙與合理的戰術安排也帶不來勝利。”雷天靂笑了笑,說道,“哪一天,當你對此有了清楚認識,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能考慮周全,你就有資格坐上我的位置,甚至更高的位置。我也相信,那一天肯定會在不久之後到來。”
“你也太看得起我了。”
“我認識的秦齊楚,最不缺的就是自信。”
秦齊楚苦笑了起來,說道:“行,我聽你的。只不過,如果戰局沒有朝著我們預料的方向發展,就必須採用我的方案。”
“到那個時候,還有別的選擇嗎?”
這個時候,電話打了過來,聯合作戰會議繼續進行。
復會之後,郭戰烈首先公佈了最新訊息,即國防部長彭建軍已經發表宣告。扶桑派兵發動進攻已經改變了衝突的性質,宣佈整個東海為衝突區域,並且保留採取必要報復行動的權利。
簡單的說,只要第三護衛群進入東海,就可以立即發起打擊行動。
如果第三護衛群沒有進入東海,那麼在發起行動之前就得向元首請示。
為此,郭戰烈提出,需要針對兩種情況各制訂一套作戰方案。
因為秦齊楚沒再堅持以空軍為主的作戰規劃,所以打擊第三護衛群的作戰方案很快就得到了落實。
只不過,矛盾依然存在,即海軍與火箭軍的矛盾。
因為海軍暫時無法向東海派遣艦隊,即便是已經出發的北海艦隊也肯定無法在第三護衛群進入東海之前趕到,所以海軍能用的也只有航空兵。按照海軍提交的方案,將與空軍進行合作,即以更擅長執行對海打擊任務的海航為主,空軍提供支援與掩護,在第三護衛群進入東海後發起進攻。
顯然,問題就在這裡。
雖然空軍只是提供支援與掩護,但是隻要空軍參與作戰行動,那就幾乎沒有火箭軍什麼事了。
火箭軍提出的方案更直接,即在第三護衛群進入東海之後立即動用反艦彈道導彈,將其一舉殲滅。
只是,問題一樣,真要這麼打,與海軍有什麼關係?
此外,還有一個問題,即打擊成本。為了保險起見,至少需要用兩枚反艦彈道導彈對付一艘敵艦。第三護衛群總有七艘驅逐艦,也就需要十四枚反艦彈道導彈。因為“金剛”號驅逐艦具有很強的反導攔截能力,在提前收到警報的情況下肯定能夠攔截一部分導彈,所以實際投入的反艦彈道導彈肯定不止十四枚。其實,就算只用十四枚反艦彈道導彈,而且是價格更低廉的df21d,也是一筆巨大的耗費。關鍵就是,一枚df21d價值數億元,而df26更貴得離譜。之前用df26打掉三艘驅逐艦主要是為了驗證反艦彈道導彈的作戰效率,成本問題還不算突出。現在要用十幾枚、也就是總價值超過一百億的反艦彈道導彈去執行用幾十枚總價值不超過十億元的反艦導彈就能完成的任務,是不是太浪費了?此外,火箭軍擁有的反艦彈道導彈總共也就幾十枚。要是一次性把庫存耗光,在更大的威脅出現之後,又該怎麼辦呢?
要知道,反艦彈道導彈在設計的時候是用來對付花旗的航母戰鬥群,而不是用來對付扶桑的護衛群。
用海軍作戰處長的話來說,拿反艦彈道導彈對付扶桑的驅逐艦,就是大材小用。
當然,海軍與火箭軍的爭論與空軍無關,秦齊楚沒有發表意見。
一番爭論之後,最終由郭戰烈拍板。先由海軍組織實施打擊第三護衛群的行動,只有在海軍的打擊行動沒有奏效的情況下,才由火箭軍出面,而空軍負責為海軍與火箭軍提供協助與支援。
雖然空軍被安排到了打醬油的位置上,但是不管怎麼說,會議總算結束了。
喜歡戰爭世界請大家收藏:()戰爭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