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花旗發來的訊息,宮本三郎立即召開了內閣緊急會議。只不過,宮本三郎並沒指望能夠得到花旗的直接支援,因此在特魯尼表示花旗暫時不會出兵時,宮本三郎沒有為此感到惋惜。
花旗不出兵,不等於不會支援扶桑。
特魯尼已經明確表示,在扶桑正式宣佈與華夏處於衝突狀態後,參議院已經透過了他的提案,即採用轉移交付的方式,抽調一批花旗空軍的f22a戰鬥機交付給扶桑,今後用扶桑訂購的f22a償還。特魯尼還提到,只要有需要,還可以採用類似辦法向扶桑提供更多的戰鬥機,不過主要是f15與f16等第三代戰鬥機,畢竟花旗空軍裝備的f22a並不多,至於f35a則受產量限制,生產出來的早就交付給了購買的國家,花旗同樣沒有多少庫存,近期能提供的極為有限。除此之外,特魯尼保證將在非軍備領域無條件支援扶桑,主要就是戰場情報。
特魯尼在這個時候明確表態,還專門打熱線電話說明情況,宮本三郎當然清楚其中的原因。
很簡單,特魯尼此舉是順水推舟,藉助了華夏剛剛發出的戰略威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只不過,宮本三郎並不感到驚訝,因為這早就在他的預料之中。為了讓花旗老老實實的呆在戰場外,華夏肯定會在衝突挑明之後發出威脅訊號,用強大的戰略反擊能力來遏制可能出現的軍事幹預。特魯尼必然會抓住這個機會,以避免衝突升級為戰爭為由,從而不需要兌現盟約義務。
這確實是一場衝突,並非需要花旗履行義務的戰爭。
別忘了,扶桑至今沒有向華夏宣戰,田中俊在新聞釋出會上只是提到因為漁業糾紛與華夏爆發軍事衝突。同樣,華夏外長王學熾提到的也只是衝突,沒有言及戰爭,更沒有向扶桑宣戰。
此外,雙方至今沒有召回駐對方的大使。
顯然,衝突是有限的,也能夠得到控制,自然不存在要盟國兌現義務的法理基礎。
那麼,這場衝突是可以控制的嗎?
在王學熾召開了新聞釋出會之後,宮本三郎對此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因為華夏外長在新聞釋出會上說的那些話,或者說透露出的資訊,表明華夏當局並沒有立即結束衝突的意願。
當然,這等於宣告由田中俊發出的外交威脅沒有達到目的。
到這一步,擺在雙方面前的選擇都一樣,就是繼續打下去,直到其中一方遭受了無法承重的慘痛損失。或者說,只有其中一方認為自己已經無力繼續打下去了,才會出現停火談判的機會。
那麼,誰會首先喪失打下去的能力?
雖然特魯尼做出了保證,而且第一批四架f22a已經從花旗起飛,由扶桑飛行員駕駛返回,預計凌晨就能到達扶桑本島北面的機場,但是雙方在宣佈進入衝突狀態之後的第一次大規模交火肯定不會等到這批f22a到達之後。再說了,四架f22a根本無法彌補扶桑空中自衛隊遭受的巨大損失。
更重要的是,華夏掌握著主動權,而且已經採取行動。
保持沉默等於認輸,既然如此,也就只有採取行動,用行動證明扶桑的意志。
喜歡戰爭世界請大家收藏:()戰爭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