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工作都有難題,更何況是這個在鄧老時代就被提出,在醞釀、準備與等待了數十年之後,到我們這代才具備基本實施條件的‘問天計劃’,我們不能因為這些問題而駐足不前。雖然解決問題需要足夠多的時間,但是推動與實施‘問天計劃’也需要數十年,甚至更加漫長的時間。”段峰嶺長長出了口氣,才說道,“蘋果不是一天成熟的,我們也不能指望在一夜之間讓‘問天計劃’成為現實,所以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一步步的向前邁進,去解決遇到的難題,而不是被難題嚇唬住。”
“各位,還有什麼要說的嗎?如果沒有,我們投票表決吧。”趙耀國沒有徵求幾位軍方將領的意見,因為這是政治決策,與軍方沒有直接關係。此外,軍方將領也無權參與行政事務。
顯然,在是否立即啟動“問天計劃”的問題上,存在兩種觀點。
黎文強、梁衛華、羅輝與方祖俊較為保守,認為時機還沒成熟,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完成啟動“問天計劃”的準備工作。王學熾與司徒瑞嶺的觀點更傾向趙耀國,國防部長彭建軍自然不用多說,而段峰嶺的立場也倒向了趙耀國。
結果是,趙耀國投出的那一票決定了一切。
這個結果讓嚴青松有點意外,卻在李佑廷的預料之中,關鍵人物不是趙耀國,而是段峰嶺。
在過去的七年裡,段峰嶺的立場一直較為保守,還多次質疑在“問天”專案上的巨大投入是否值得,而趙耀國也是多此行使元首的否決權,才讓“問天”專案得以持續,從而有了現在的成果。如果段峰嶺投了反對票,就算趙耀國行使否決權也無法讓“問天計劃”進入執行階段。
只不過,李佑廷知道,段峰嶺絕不會投反對票。
對一個有巨大抱負的政治家來說,常務副總理顯然不是政治生涯的終點。
表決後,趙耀國就宣佈散會,讓黎文強與段峰嶺組織政府工作會議,商討處理各項具體問題。
當然,軍方將領留了下來。
其實,也沒什麼好討論的。趙耀國是文人出身,沒有參軍經歷,他把幾名重量級將領留下來,只是為了表明立場,即新技術的實現與應用肯定會優先考慮軍事需求,絕對不會虧待軍隊。
所幸,軍方觀點高度一致,不存在半點分歧。
如果說有什麼問題,也只是先後順序,即哪個軍種獲得優先考慮,哪個軍種暫時得靠邊站。
這番話家常式的討論又是幾個小時,等到送走幾位總司令的時候,已經是清晨了。
“沒想到,就快天亮了。你們也別走了,留下來吃早飯。”趙耀國不是在徵求李佑廷與嚴青松的意見。“如果你們還有精神的話,陪我到院子裡走走。老李,我倆也有好幾個月沒有聊過了。”
“上次還是端午節。”
“那就是說,大半年了。”
李佑廷淡淡一笑,跟著趙耀國走出了會議室。
嚴青松有點尷尬,在看到李佑廷朝他招手之後才跟了出去。
李佑廷跟趙耀國的關係那是沒得說,兩人自幼就在一起玩泥巴,後來一個下鄉、一個參軍。李佑廷能夠進軍情局,並且坐上軍情局長的位置,跟趙耀國有很大的關係,幾十年的交情可不是一般人能比擬的。
嚴青松知道這些,也故意放慢腳步,跟兩人拉開了幾米的距離。
喜歡戰爭世界請大家收藏:()戰爭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