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不錯,李愛卿不愧為咱的股肱之臣!”
朱元璋看著眼前擺著的七八個煤爐子跟一堆蜂窩煤,毫不吝嗇的誇讚。
這爐子、蜂窩煤,跟自己在黃小子手機中看到的差不多。
“這都是陛下的功勞,要不是陛下提供的圖紙跟配方,臣根本就想不到這些東西,更不要說做出來了。”
李阿大,咧嘴一笑,順便拍了老朱一個馬屁。
雖是馬屁,但他說的也是事實。
“這蜂窩煤,你們試過了沒有?”
老朱拿起一個,發現手指全部都被染黑了,只好放下。
“回陛下,還沒有。”
朱元璋聽聞,道:“那正好,咱們今天就看看這蜂窩煤到底怎麼樣。”
說著,老朱讓李阿大挑選三種煤炭,用柴火引燃,架在鐵架上看著它們燃燒,又讓人弄了幾個煤炭放在爐子裡。
一個時辰後。
老朱等得昏昏欲睡,朱標都靠在椅子上都睡著了。
“陛下……”
吳吉祥輕輕喚了一聲。
老朱睜開眼睛便聽到李阿大的聲音:“陛下,加了木炭的蜂窩煤已經燒完了,那光用石炭灰做的,也還剩一點點,只有黃土的那個,才燒了一半。”
老朱站起身來,伸了個懶腰,又把朱標叫醒,這才跟著李阿大走向一旁的蜂窩煤。
李阿大介紹道:“加了木炭的,火比較旺,就是不經燒;最好的還是加了黃土的,火焰穩定,又耐燒!”
“並且,不管是加木炭的還是假黃土的蜂窩煤,都沒出現明顯的煙霧,只有把臉放在爐子上方才會聞到刺鼻的味道。”
“臣覺得,這蜂窩煤不管是做飯,還是取暖,都沒什麼問題。”
朱元璋點了點頭,問道:“這蜂窩煤成本幾何?”
“這……”李阿大,想了想答道:“回陛下,這蜂窩煤幾乎不要成本!”
“一斤木炭,可以製作出二十五個左右的蜂窩煤,而一斤木炭只需兩文錢,平分到每個蜂窩煤中,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而石炭灰,也不用花錢,石炭渣在各個礦場基本就是倒掉的東西,當然,若是買石炭也不貴,一文錢就能買到五斤。”
“至於黃土到處都是。”
“唯一需要花錢的地方就是工匠的費用。”
“當然。”李阿大指著煤爐子,道:“這煤爐子雖是黃土做的,但外面裹著一層鐵皮,裡面還有鐵柵,下面的蓋子也是鐵的,所以一座煤爐子成本在三十文左右。”
朱元璋聞言,頷首道:“一個匠人一天能做出多少蜂窩煤跟煤爐子?”
“回陛下,一個工匠一天能做一百二十塊到一百五十塊蜂窩煤,後面熟練了,應該能達到兩百塊左,煤爐子的話,一天能做五個左右。”
老朱沉思起來。
現在馬上就到十月中旬了,離冬天也沒多遠了,想要今年冬天讓百姓能用上這蜂窩煤,那產量就不能少。
只是,怎麼才能大明各個州府的百姓都能用上,還要想個辦法才行。
畢竟光從應天府傳遞訊息到各個州府,都要花費幾個月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