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就拜託兩位嬤嬤了,請兩位嬤嬤務必嚴格要求。”賈赦神色慎重的說道。
“將軍嚴重了。”兩位嬤嬤眼神都不變一下的說道。
迎春微微一笑, 這真是安全的保護色!
“迎春, 旨意下來的突然,地方上的秀女一進京, 選秀立馬就會開始,粗算下來你最多有三個月的時間學習, 先將詩書之類的放一放,也不要再去和姐妹們玩耍,專心學規矩。”小孩子都喜歡玩耍,賈赦怕迎春不上心,又承諾道,“等選秀結束,我帶你們姐妹去京郊好好的玩半個月。”
“好, 謝謝父親,我會好好學規矩的。”若是學的不好, 怎麼能做到中規中矩呢?
迎春帶著她們回了抱廈後讓許嬤嬤給兩位嬤嬤安排了住處,又因為賈赦特意交代了迎春不要去玩, 因此她並沒有去寧國府找眾姐妹。
喝了一杯茶,說了一會話, 彼此熟悉了一下,這兩個嬤嬤一個姓李, , 一個姓寧, 迎春便進入正題。
“有勞李嬤嬤、寧嬤嬤了, 既然要學,那就開始吧,在學規矩的時,我有做的不對的地方,兩位嬤嬤儘管說。”迎春道。
“是,我們二人都是嚴厲之人,學規矩時若是冒犯了姑娘,還請姑娘多多包涵。”李嬤嬤也不謙虛,直接說道。
“應該的。”迎春點頭。
兩個嬤嬤對視一眼,李嬤嬤開口道,“宮中規矩總結起來也就是走、坐、說話、用膳禮儀以及最重要的見到宮中貴人該行什麼禮,怎麼稱呼?還有就是別犯宮中忌諱。”
“其中,最後兩項最為重要,若是出差錯,輕者被杖責,重者杖斃,更甚至會連累整個家族被問罪。”寧嬤嬤補充道。
“奴婢在宮中時,聽過這麼兩個例子,宮中有一位妃嬪,以才人的身份佩戴只有四妃才能佩戴的首飾,於是,被妃位主子以窺探妃位為由,杖責四十,後因為傷勢過重不治而亡。另有一位前朝大人,在覲見皇上時未按照規矩來,被御史參奏,後以藐視皇權為由,奪官發配。”李嬤嬤又補充道。
迎春向來聰慧,且能舉一反三,只從兩位嬤嬤所講,她不但看到了規矩這面大旗的重要,更看見了宮中和朝堂上的爭鬥之慘烈!
她猜測,被以窺探妃位杖責的那位才人,之前可能很得寵,這才敢佩戴妃位的首飾。攜著皇上的寵愛,哪怕失了規矩也無人敢輕易問責以防掃了皇上的興致,那才人行事不免就霸道了些,也招來了妃位主子的嫉恨,其她妃子念著人有寵在身隱而不發,但等這位才人一失寵,立馬找機會將人處置以報前仇。
這是宮中、後宅裡典型的得寵時暫避鋒芒,失寵後被一起清算。
至於另一位,要麼是儀仗自己功高在皇上面前放肆,結果皇上不買賬將其處置了,要麼是在前朝礙了皇上的眼,被隨意安了個罪名處理了。
“又有……,今日姑娘先從走路開始學起吧!我給姑娘先示範一下。”李嬤嬤說完,開始在屋子中走動,一走一停之間,似乎連頭髮絲都在體現“規矩”二字。
之後,李嬤嬤將盛滿水的瓷碗放在頭上,開始在屋中走動,只見碗中的水一滴不露。
寧嬤嬤拿起一個瓷碗,放到迎春的頭上,道,“一步一步來,請姑娘先頂著空瓷碗練習一遍。”
以前,迎春跟著許嬤嬤也是學過規矩的,但宮外的規矩,走路時穩當、不蹦蹦跳跳、不失禮就好,因此,頂著瓷碗走路,對迎春來說,難度也很大。
因為頭上頂著一個瓷碗,怕瓷碗掉下來,因此迎春走路有些僵硬,就連臉上的表情,都不敢太大。
“很好,但姑娘需要多練習,請姑娘再走一遍。”
迎春乖乖的照做,爭取三個月之後能做一個成功的呆板美人。
有事情做的時候,時間往往過去的很快,聽見外面有腳步聲想起,迎春回頭一看,就見林妹妹、探春、惜春、憶春、寶釵五人到了門前,俱是一臉震驚的看著她。
迎春微微一笑,頭上頂著一個瓷碗,可不是讓人震驚嗎?
“姐姐是在練雜耍嗎?”最小的憶春疑問出聲。
“姑娘做的很好,可以休息一下。”基於迎春認真的練習了很長時間,李嬤嬤說道。
“好。”迎春點了點頭,但她頭上的瓷碗紋絲不動,讓憶春惜春幾個嘖嘖稱奇。
“站門邊幹嘛?進來吧!”迎春拿下頭上的瓷碗,笑著邀請。
“姐姐,姐姐,我們在東府等了姐姐好久,結果姐姐卻在這裡練雜耍。”憶春噘著嘴抱怨。
倒是寶釵,對此有些瞭解,“姐姐可是在跟著嬤嬤學規矩?”
“還是寶釵聰慧,父親特意找了兩個從宮中出來的嬤嬤,讓我跟著學規矩。都別站著了,坐下來了說,流蘇給姑娘們上茶。”迎春一邊將眾人往內室帶,一邊讓身邊的丫鬟上茶。
賈赦給迎春的一等丫鬟淘泥摞泥雖然還在迎春身邊伺候,但都是嫁了人的新媳婦。
這之後,迎春將綠菜和荷花提到一等丫鬟的位上,並正式改名為流雲、流蘇,除此之外,迎春身邊還有兩個得用的二等丫鬟繡橘、繡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