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思維導圖則是有效的記憶手段,這可以讓耶和華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而且思維導圖本身也可以強化對思考事物的短時記憶,對於未來要做的事情也能更加清晰。
然後,他把“思維導圖”這四個字也寫在了左上角。
那麼,開始思考吧。
首先,從“局勢”兩個字上下手,“局勢”二字有至少兩種主要意思:對事物發展趨向的描述,以及規模、格局等等。
而現在,“局勢”二字毋庸置疑對應著第一種意思,也就是對事物發展趨向的描述。
這句話的重點自然就落在“事物發展趨向”,而“描述”則是對應字詞的性質,“的”是一個無關緊要的結構組詞。
那麼,同樣的,開始分析這個重點。
這裡可以用橫向思維法分析。
所謂的橫向思維,也就是和發散思維類似,也就是列舉跟思考事物有聯絡的淺層性質。
比如思考一個瓶子組成,用橫向思維的話,瓶子首先由“瓶子”兩個字的名稱,其次是描述它的顏色,然後形狀、功能、品牌、型別、材料……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由於需要對這個瓶子進行大量的描述,因此就跟典型的外貌描寫差不多,但並沒有特別深入去涉及每一個描述。
於是,耶和華在筆記本上先畫出橫線,寫下“意義”二字,便將先前關於“局勢”二字的意思又在“意義”的基礎上寫了下去。
緊接著,才在“事物發展趨向”這一行字拉出很多的線,寫下了“影響”“涉及事物”“導向”這三個詞。
考慮到很多東西其實並不需要太過詳細,耶和華就沒有浪費時間繼續橫向思考更多的聯絡概念了。
那麼,接下來,該用上縱向思維了。
跟橫向思維“遍地開井”的方式不同,縱向思維則是“只挖一井”,也就是對一件事物的聯絡概念進行深層思考。
就比如先前的瓶子,橫向思維將它描述了出來,而縱向思維則專門盯其中某個東西。
比方說,“結構”這個概念,從外表來看,它的結構組成是什麼樣的,是玻璃,還是金屬。
然後,進一步思考,是組成這種大體系物質中的哪一種,是玻璃鋼,還是碳素鋼。
然後再進一步思考,構成這種物質的又是什麼,是什麼分子。
構成這種分子的又是什麼,是什麼原子,分子間相互作用力範德華力)又是如何。
原子的結構又是什麼樣的,平面還是立體,其中是什麼樣的立體,什麼樣的平面。
再繼續思考,則有單顆原子的結構,多少質子多少中子多少電子,是基態還是激發態……
雖然有點離譜,不過只是為了舉例。
耶和華把目光首先投放到了“影響”這一欄。
用縱向思維拓展,則有“過去對現在的影響”“現在對未來的影響”這兩個概念。
繼續拓展,看向“過去”。
過去有什麼、怎麼了、為什麼,耶和華同樣寫上。
然後看向“有什麼”。
這需要從整個遊戲進行分析,首先過去“有什麼”,也就是參與遊戲的事物。
而遊戲,則有玩家、環境、規則。
過去有是遊戲,也就是現在還在進行的遊戲。
那麼過去的遊戲有什麼玩家、環境、規則?
玩家的話,則是什麼樣的玩家。
這個可以分出兩大類:一類是“無派”玩家,另一類就是“勢力”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