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核心的解析完成了,那麼自然就是要開始下一步工作——把這玩意送回家。
和之前說過的一樣,這個所謂的“深紅女王”的的確確是透過某種儀式來到這個世界的。
現在只需要稍微改變將它召喚出來的儀式結構,把“1+1=2”,改為“2=1+1”就可以了,雖然性質是相同的,但在這裡代表的意思就全然不同了。
這是從理論來簡化的原理,換成現實的話,就更類似化學中的置換反應。
有著足夠多的原理,計算機已經透過這個血肉種族的生物性質,推演出召喚出它的召喚儀式結構。
倒不是他不想好好利用一下這個血肉種族,利用理論上是可以利用,但這玩意可是可以讓整顆星球乃至整個宇宙都轉化成為血肉的血肉種族,要是一個步驟弄錯了,就可能造成不可預知的嚴重後果。
納特克斯不相信自己不會犯錯,是個人都會犯錯,他不想讓盲目的自信毀了這一切。
因此,與其賭自己不會犯錯而選擇利用,倒不如直接送它回家更保險。
他開始搜尋意識中能用得上的血肉知識,開始敲擊鍵盤。
旁邊的奈薇瞧見眼前這一幕,也好奇地觀望了一會兒,沒看懂什麼門道後就繼續玩手中的“膝上型電腦”。
她知道這種時候就不要為了好奇心或者別的什麼無聊的理由去打擾他,一個人正在做某種腦力工作的時候是需要全神灌注的,去打擾他的話,就可能會影響他的心態和思路,從而影響後續的工作。
要是這人還是個精神比較敏感的人,你這麼過去打擾他,就可能把對方嚇一大跳,然後收穫對方的白眼或者一巴掌。
哦!這可是根據真實事件舉例。
這個儀式的結構並不算複雜,不過卻很有意思,這並不是他意識中記錄著的幾萬種儀式結構的任何一種,而是一種全新的結構,使用的也不是常規的畫法陣或者唸咒語,而是一種體現在“滿足條件”上的觸發。
當然,這些現在都不是什麼重點,待會再說。
那麼讓我們快進到納特克斯完成製造反向儀式之後吧。
“好了,差不多完成了,我們該走了。”
“好的。”奈薇沒有多問,因為她知道對方既然說可以了,就是可以了,至少現在是需要透過“走”來完成這個過程。
雖然她沒說,但納特克斯為了不讓這傢伙疑惑,還是解釋了起來。這得從這個儀式的召喚原理說起,因為這是一種“條件觸發式”的儀式。
啥意思,你可以理解為一種被動,即不需要主動去觸發,換言之,當時的安蘿亞已經滿足了召喚條件,因此,儀式自動啟動,於是就將這個血肉種族召喚出來了。
然而,這個傢伙想要透過儀式召喚作為一種它來到這個世界的“合理手段”,依舊是需要一定的時間。
結果特別巧的是,當時納特克斯剛好去找威爾遜這傢伙麻煩了,剛好沒看見,最終釀成了悲劇。
而現在,他需要反向將它召喚回去,在這個過程中“1+1=2”與“2=1+1”所體現的召喚原理唯一相同的就是“=”,也即使這個儀式“被動”的效果保持不變。
他便修改了這種“被動”的觸發條件,只要它合理存在於這個世界上,好吧,簡單點來說,就是隻要它是透過這個儀式召喚出來的,那麼就會再次觸發這種“被動”,從而使它從哪來,回哪去。
還記得納特克斯曾跟奈薇說過他為什麼斷定這個血肉種族是被召喚出來的,而不是利用信徒或者別的什麼玩意透過一個轉化程式製造出來的嗎?
對,就是化學中的質量守恆定律。
這傢伙的本體是巨繭和周圍所有不可能依靠這座島嶼就能製造出來的血肉觸手,一旦使用反向儀式,那麼,這巨繭和周圍的血肉觸手就會一併消失。
聽上去好像和納特克斯為什麼選擇離開沒什麼關係對吧,其實不然。想想看,當時納特克斯可是身處於一個極其龐大的巨型巖洞中。
巖洞有地理特徵和觸手共同作用,從而穩定存在。
一旦這些觸手消失了,那麼,少了觸手的支撐,巖洞有很大可能會發生塌方。
這麼大個巖洞塌方的後果就不用多說了吧。各位都不想看到這本書草草地用這種會被人打死的方式完結此書吧?
所以,為了安全起見,納特克斯得先和奈薇撤離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再啟動儀式。
反正,只要儀式還沒完成,那麼他就有足夠多的時間撤退。
兩人又過了幾個小時,終於是一路爬出了巖洞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