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阮芍看著目光灼灼盯著自己的眾位老師,想了想還是決定裝作一副什麼都不懂的樣子,畢竟她也是‘第一次’被記者採訪不是麼?!
“記者採訪都要採訪什麼啊?”她問的籠統。
這個問題怎麼理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老師們卻很喜歡她這麼問。
因為這問題的回答很有發展空間,完全可以按照他們的想法來給阮芍提意見。
校長很滿意,很欣慰,看阮芍的表情就像在看一個可造之材。
“很好,這個問題問得好。”五十多歲的校長都快笑成一尊彌勒佛了,“你聽我跟你說,記者到時候肯定會問你怎麼能考這麼高分,平時是怎麼學習的,老師都怎麼教的,還有學校學習氛圍如何,這些他們都有可能會問。”
其他老師都在一旁點頭。
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問題,但回答的好的話是會給學校加分的,回答的不好就沒什麼效果了。
校長神色一變,“但最重要的是,他們還會問你要選擇哪所大學,想學什麼專業,這些你都考慮過沒?”
從前兩年開始大學錄取的方式就變了。
最開始都是考完試後估分,估完分之後就要填志願了,志願填的好不好,合不合適,也是存在一定的運氣的。
畢竟估分不可能每個人都估的剛剛好。
不少人因為估分估低了錯過了心儀的大學,也有估分估高了而遺憾落榜的,這些例子在全國範圍內甚至多不勝數,在教育行業上也拖了後腿。
所以每年的估分和填志願對高三考生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
參考老師的意見,參考其他學校往年的錄取分數線,還會參考家人的意見,種種情況綜合在一起,想要沒有一點遺憾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前兩年錄取方式改版之後,就不用盲估盲填了。
現在都是高考分數出來之後才填志願了,這樣就能避免一大批學生因為估分不準確而錯過心儀的大學。
等分數線出來之後,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就只剩下兩個。
一個是想要上大學和專業。
另一個就是該大學的錄取分數線。
只要將這兩個問題考慮清楚了,就能極大的降低填錯志願的可能性,對所有考生來說這樣的改版都是一件大好事。
現在校長問到這個問題,在場的老師還都挺關注的。
以阮芍今年的高考分數,只有她挑學校的,沒有學校挑她的,盡管包括校長在內的老師都希望她能給學校出一份力,也就是說說好話,但作為老師,他們同樣關心學生選擇。
阮芍分是考得高,但在老師眼裡,她對各個大學和各個專業的瞭解肯定沒他們瞭解的深。
他們這些當老師的就該給學生提一些合理的建議,讓她少走一些彎路,作為學校的有功之臣,老師們別提多關心她的以後了。
畢竟她以後發展得好,一中也還是她的母校之一,說出去都有面子,也給學校爭光。
聽了校長的問話,阮芍佯似沉吟片刻,然後抬眼,神色認真道,“想過了,我準備學醫。”
“學醫?”在座的老師都有些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