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語氣嚴肅,幾近一字一頓道:“謠言不攻自破。”
眾人一愣,太子絕對沒騙他們。
“請太子妃當眾插筷驗之。”
話音剛落,夏淑晴取了一根筷子,直直插入碗中後,筷子屹立不倒。
大禾有律,所施之粥應讓筷子插粥中立而不倒,不宜過稀,更不可水摻得能當鏡子照。
人群裡有人反應過來,然後嘀咕道:“從前那些官員施粥,要麼稀得只填膀胱,要麼摻沙子,今日的米粥是我喝過最香的。”
“那廝能喝吐,究竟是吃錯了別的餿飯,還是山豬吃不來細糠啊?”
“到底是誰信了他們嚼的舌根子?太子殿下怎會蒙騙我們?”
“信了的可別來和我們搶粥。”
……
先前吵得最兇的那幾人,眼下反而是最沉默的,臉上青一陣白一陣。
朱珩仍氣定神閑,沒有一瞬間是擔憂的,繼續提高音量:“凡是領粥的,每人再加一撮鹽和一個窩頭。”
人群瞬間沸騰,歡呼不已。
“但凡發現半粒黴米,直接到儀衛處領十兩銀子。”朱珩一頓,話鋒一轉,“若是惹是生非,依照律例,到一旁去站枷號。”
眾人欣然接受,在粥長的指揮下,再次排起了長隊。
而那幾個造謠的人早已不見蹤影。
因為粥棚旁真有幾個枷號架,一般是用來關哄搶者的。若他們再不跑,估計待會兒就能站滿了。
一切歸於平靜,夏淑晴抬頭便能看到人們臉上的笑容,覺得個把月的路程值了。山高水遠,一笑值千金。
見她笑靨如花,朱珩也忍不住莞爾,眉梢一挑:“笑得這麼開心,在想什麼?”
“常言道,為善最樂,濟人如春。”夏淑晴甚至輕快地哼了兩下,“你呢,在笑什麼?”
“笑你。”
“……我有什麼好笑的?”
夏淑晴皺眉,誤以為臉上有渣滓,才被他笑話。
朱珩:“以你喜為喜。”
看到你開心,我會情不自禁地笑。
粥香驀地濃厚到她滿腦子都是,“切”了一聲,“殿下花言巧語得很。”
朱珩思索了片刻,十分正經地問:“不知娘娘喜歡否?”
“……看情況吧。”她一點兒也不想回答這種問題,說假話或真話都讓她羞赧不已,便岔開話題道:“你剛才沉著冷靜,三言兩語就平定了這場風波,這種情況下,是挺有用的。”
那些人鬧成那樣,搞不好就會引發眾怒,即便他們問心無愧,也攔不住猜忌和謠言。
不過,她沒說的是,朱珩將才的模樣可太令人著迷了。
試誰能地擋得住認真的美男子!
她偷摸摸地回想中,朱珩出聲打斷道:“此地民風淳樸,將才不過是受人挑撥了。”
“可那幾個人為何要鬧事呢?”
“自然是有人指使。”朱珩不屑一笑,“而且鬧事成功,蠱惑人心的利益遠大過造謠皇室,抹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