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營養物質充足,海水錶層的浮游生命會很快繁殖,然後耗盡水中的某種關鍵營養元素,最終大批死亡。
表層海水的浮游生命死光後,魚蝦和其他生命也會因為缺少食物迅速消失。
海洋生物的排洩物和死亡後的屍體會沉到海底,從而帶走大量營養物質,導致表層海水更缺乏營養物質,浮游生物死亡更快。
跟大多數人想象的不同,海水雖然是流動的,但是上下層海水基本不會流動交換。
海洋表層的營養物質一旦損失,就很難彌補了。
雨水基本是純淨的蒸餾水,也沒法給海水補充營養物質。
所以,一般來說漁業發達的地方只有兩種。
一是靠近陸地的淺海或江河入海口,這裡有大量來自陸地的營養物質。
另一種是洋流經過的地方,洋流上湧區可以把海底或深層的營養物質翻上來,漁產就富饒得多。
這些並不是猜測,而是經過驗證的。
2008年,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火山爆發在東北太平洋撒下了大量火山灰,兩年後阿拉斯加灣一條河裡的洄游紅大馬哈魚數量便猛增20倍。
國外某些科研機構曾經做過給海洋補鐵的實驗,也取得了很不錯的效果。
柳主任介紹道:
“計劃很簡單,利用超大功率水泵,抽取海底的渾濁海水,然後輸送到海面上噴灑出來,人為造成營養物質交換。水泵就是圖紙上的這種水泵,江總親自設計的自浮式水泵。”
柳總工顯示出來的虛擬工作臺,鄭勇為看著圖紙問道:
“有沒有具體資料估算?”
柳總工拿出一張表格,嚴肅的臉龐隱隱露出興奮:
“做好了。自浮式水泵抽海水到海面消耗的能量極低,它不是簡單第把海水從海底抬到2000米高的海面,而是充分利用了海水本身的浮力。按照計算,一臺50千瓦的水泵,每晝夜大約可以抽取5萬立方米的海底渾水,噴射到海面上大約可以覆蓋10平方公里。”
“效果方面,只要營養物質充足,每平方公里完全可以達到500噸魚的可持續捕撈量,未來五年計劃開發10000平方公里海洋牧場,建成後每年可以捕獲500萬噸魚,大約相當於我國一年水產養殖量的1/10,這是一個極為驚人的數字。”
“成本方面,電能用光電藻提供,對我們集團來說基本無投入。一個泵站大約2000萬RMB,我們大約需要1000個水泵,總投入約200億RMB,而漁業成熟後,每年產出500萬噸魚,價值就達到1000億RMB以上,這是一個一本萬利的投資專案!此外,海洋牧場專案還能帶動一系列漁業生產行業,比如捕撈、加工、養殖等等,僅此一項就能提供10萬人以上的就業。”
居然還是賺錢的?
鄭勇為非常吃驚,他總算理解了柳總工的興奮。
這是一大筆收入啊!
怪不得江總派自己過來,還上趕著跟國家一起合作。
簡單估算,每年1000億RMB的收入大約可以產生300億元利潤,深思集團拿不到大頭也能到手100億RMB左右,大約14億美元。
對於深思集團的體量來說,14億美元雖然不多,但是這只是一年的收入,水泵平臺建好後,後期維護成本並不大,每年都在淨賺。
再說了,水泵的產權屬於國家,後期維護要不要花錢?
肯定要的,肯定也是深思集團負責維護,這又賺了一筆。
而且這只是1萬平方公里,自己腳下的海域足足350萬平方公里!
前途無比光明!
鄭勇為頓時動力十足。
當集團其他產業都在賺錢時,深思海洋卻一直在花錢,哪怕這是集團戰略的要求,他這個CEO也面上無光。
別人年會一見面:
“李總,聽說深思助力今年掙了100億美元?”
到他呢?
“哎呦,鄭總,聽說深思海洋又花了300億美元?”
回想不堪的往事,鄭勇為頗有點熱淚盈眶的感覺。
真不容易,那麼多年,終於見到回頭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