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兩天過去,江遠全程學霸時刻搞定了‘一體化晶片成本控制技術’。
至此,之前積攢的學霸時刻也消耗得七七八八。
現在江遠已經不是七八條槍的小作坊了,他只需要把最終設計方案細分,自然有專人制造好並送到。
十幾個院士,上百十個教授,上千博士生組成的深思研究院和深思分校,給他提供了足夠的底氣。
錢寶還在不斷地‘我尋思’摸獎中,無線充電模組暫時無法制造。
其他部分都不差什麼了,宋雨領導的腦橋實驗室承擔了主要試製工作,江遠準備再休息幾天,等錢寶那邊搞定就帶著新材料一起回淺灣。
與悠閒的江遠不同,納德拉一臉懵逼地看著HoloLens3.0這個月懸崖式暴跌的銷量。
深思集團,怎麼,也進入,智慧眼鏡,行業,了!
他氣得話都快說不成整句。
氣完了,後面怎麼辦?
VR/AR智慧眼鏡是無數科技巨頭早就盯上的領域,前有谷歌眼鏡,後有微軟HoloLens,中間嘗試進入的科技公司不知凡幾,現在世面上還有至少10款在售的眼鏡。
只是大家銷量都不咋地罷了。
也就是HoloLens3.0,趁著腦橋一代上市,幾個月銷量達到50萬部,這已經是市面上銷量最好的智慧眼鏡了。
不過,這個銷量,也就是一些消費電子發燒友購買了,根本沒有打進普通消費者市場。
原因就2個,價格和重量。
6萬塊的價格確實勸退了不少人,但不是關鍵。
關鍵是那800多可的重量,實在太重了,長期戴著脖子疼啊!
掏得起6萬塊的人很多,但不是每個人都願意頂著近2斤的重量到處跑的。
尤其是購買者多是程式設計師之類的高收入重度電腦使用者。
他們本就是頸椎病重災區,除非辦公室的工作環境允許躺下來工作,否則HoloLens3.0最多隻能在家中使用,辦公室完全沒法用。
這極大地限制了HoloLens3.0的實用性。
微軟當然也發現了這個問題,納德拉自己就是重度HoloLens3.0使用者,所以HoloLens4.0的改進方向早就確定了。
效能可以不提升,續航可以適當降低,眼映象素可以不變化,但是重量必須降低。
納德拉的要求是2019年10月發售HoloLens4.0,重量低於600克!
這是一個偉大的進步!
嗯。
如果沒有DT1的話......
DT1重量只有50克,這還怎麼玩?
納德拉一臉懵逼,光一個HoloLens3.0的鏡片就不止150克了!
江遠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更糟糕的是,微軟完全沒有辦法,深思集團進入智慧眼鏡領域,完全不違反他們之前的合作。
唯一可以做做文章的地方可能就是DT1號稱要支援安卓和P雙系統了。
微軟和深思集團之前有過協議,腦橋裝置只能支援微軟的作業系統,只要DT1有腦橋裝置,那麼深思集團就違反了那個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