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秒影片流遍了全球每個網站,不僅僅各國的軍方分析到很多有用資料,網友也提出了各種分析。
隨著谷歌衛星拍攝的紅色勇士集合照片流傳開來,各個網站上,一些資料帝也冒了出來。
不得不說民間真是臥虎藏龍,他們得出了類似的結論。
“從影片中的參照物對比,紅色勇士的時速大約在60100公里之間,哪怕在山區也不會低於60公里......”
“續航肯定超過2小時,預計至少4小時以上......”
“由於深思集團有超級輕量化材料低錳鋼泡沫,軍方不可能不用,絕大部分重量應該是電池的重量,整體應該不會超過1噸......”
“武器應該是鐳射武器或者超小口徑電磁炮......”
資料帝們的分析有理有據,令人不得不信服。
當然總有喜歡抬槓的,槓精們諷刺道:
“對於樓上的分析,我只能說,開局一張圖,剩下全靠編!還鐳射武器?你們知道鐳射武器現在的進展如何嗎?山區也不低於60公里的速度,你知道迎面撞上大樹的感覺嗎?”
不出意外,這種帖子必然以瘋狂戰鬥結束。
江遠才懶得理睬這些爭執,他花了18積分解鎖“人體神經原理與應用”,開始了神經恢復藥劑的學習之路。
同往常一樣,每天2小時的學霸時刻是他最高效的時間。
往往2小時學習的內容足以媲美其他時間學24小時以上。
人體神經原理與應用是一門基礎學科,又沒啥實驗,江遠也就不需要什麼助手。
他乾脆在學霸時刻之外就不再學習,每天躲在別墅裡逗逗狗,然後跟張芸製造一些人生大圓滿的樂趣。
可惜的是,隨著天氣日漸寒冷,連張芸都不太敢再穿絲襪了,厚厚的衣物嚴重降低了生活小樂趣。
為了幸福的生活,江遠早早把中央空調開啟。
溫暖的室內,張芸終於恢復了往日的苗條,江遠才得以快樂地學習下去。
......
......
鄭偉長教授擁有一個跟著名學者錢偉長相同的名字,可惜他卻沒人家十分之一的能力。
不過,他有個極大的優點,他是一個正經的學二代!
鄭偉長父親在世時是學部委員,也就是華科院院士的前身,又是華國光電技術奠基人之一,任華國光電大學校長15年,門下學生故舊無數。
這些學生如今不少也已經成為了院士,在各個學校擔任校長、院長的也不少,在研究所擔任主任的也有三四個。
鄭偉長的母親同樣是學部委員,數學家,雖然不像鄭父那樣桃李滿天下,但也是又很多院士朋友。
在這種家庭出身的鄭偉長,早早就被往著科學家方向培養。
可惜,他沒有繼承父母的優良學術基因。
不論小學、中學還是大學,他的學習都是渾渾噩噩,成績普通,不得已送到國外。
不過,學渣去了國外也是學渣,他只能混個野雞大學上上,就這還差點沒混到畢業證。
在父母的高壓下,他一直學到了二十八歲,卻連個博士都考不上,可謂慘到了基點。
鄭父鬱悶了,自己夫妻倆堂堂學部委員,唯一的兒子連博士學位都沒有,面子何在!
但是鄭偉長確實不是那塊料。
鄭父再氣也沒轍,親生兒子,總不能不管吧?
沒辦法,鄭父只好把他弄回國內,然後讓他報了自己的博士生,連博士畢業論文都是自己代筆,這才好歹混了個學歷。
之後,鄭偉長就透過‘應聘’其實就是按他的條件製造的崗位條件進了華國光電大學擔任講師。
雖然他不學無術,但是有學部委員兼校長大人的照拂,他在學校中還是無往而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