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辭行了禮,四福晉微笑著叫起,和氣地問道:“這些日子伺候弘暉可好?”
”回福晉的話,大阿哥一切都好。”姜辭恭順地答了。
“嗯,這些日子爺不在,你和姜雲她們要多看顧著些,你又是個讀過書的,平日裡要多督促著些弘暉,弘暉那兒有什麼不妥的要及時告訴我。”
大抵做母親的都是如此,雖說都是在一個府裡的,卻一個前院,一個後宅,難免擔心,姜辭恭敬地應了。
誰知四福晉話題一轉,又道:“聽說十四弟常來,十四弟性子率真,雖說和弘暉是叔侄,性子卻差不多,常能玩到一塊,有時候難免有些行事不當,你是個懂事的,也要注意著些才是。”
姜辭心中一凜,她這是什麼意思?警告她不可與十四阿哥走的太近?
也是,沒有不透風的牆,十三阿哥待自己的親密府裡的人應當都看在眼裡,前些日子十四阿哥又常常來府裡,態度曖昧,四福晉應當也是心知肚明。
她憶起那日十三阿哥所說的話,十四爺是為了與十三阿哥攀比,才糾纏她,這讓她很煩躁。
他們兩兄弟間的矛盾憑什麼要拿她做筏子?莫非在十四爺心裡,她確實另十三阿哥另眼相待不成?
雖說這個意識另她暗暗喜悅,但是十四阿哥確實也是個麻煩。
府裡這麼多雙眼睛,她可不願被當做另皇子失和的禍水。
“奴才曉得了。”不管如何,先應了為好。
四福晉滿意地點了點頭,又命人端來一盤子新鮮的荔枝,道:“這是新送進府的,你拿回去給弘暉吧。”
姜辭雙手接過,福了福,恭敬地退了下去。
待姜辭一走,四福晉問一旁的嬤嬤:“如何?”聲音雖依舊溫和,卻透露出一絲緊張。
嬤嬤恭敬地垂首,道:“回福晉的話,奴才瞧著,還是個雛兒。”
四福晉聞言眉眼一動,似安心又似落寞地嘆了口氣,揮了揮手,道:“你下去吧。”
嬤嬤躬身應是退了下去。
付嬤嬤從外面走了進來,瞧著四福晉的神色已是瞭然,卻並未吭聲。
半晌,四福晉拉了付嬤嬤的手,低低地嘆了口氣,道:“你覺得如何?”
付嬤嬤笑道:“奴才瞧著是個機靈的,卻也本分,雖說是那邊過來的,但這些日子還算規矩,爺當初的心思福晉也明白,這會兒縱然讓爺收到房裡也無甚不可。”
“就怕她心思活絡了,心大了去,成了第二個李氏。”福晉嘆著氣,神色怏怏。
“這福晉可多慮了,就是太子爺送的這一條,這姜辭便無出頭之日,不過是得些寵愛罷了,許還能生個孩子,但也不足為慮。”付嬤嬤勸道。
四福晉點點頭,神色漸緩,忽地似想起什麼般,道:“弘暉屋裡的姜雲嬤嬤可還記得?”
付嬤嬤暗暗一想,點了點頭,道:“是個安穩謹慎的,福晉怎的?”
四福晉微微一笑,道:“當初她在我屋裡時,我便瞧出些眉目,但當時也未放在心上,見她行事謹慎,也還懂規矩,便撥去了弘暉那兒。如今我瞧著那丫頭出落得也愈發好了,關鍵是知根知底的,到底情分不同,也令人放心。”
付嬤嬤心領神會,忙附和笑道:“福晉的眼光自是好,老奴也算是與姜雲那孩子相處過一段時日,確實可靠。”
四福晉勾唇笑道:“雖說如此,但現在還為時過早,且看看再說,光沉穩可靠還不行,李氏是什麼人?若只是一般人怕是對付不了她。”
付嬤嬤自是明白了四福晉的意思,也就是還要再觀望些時日。
眼眸微閃,付嬤嬤笑道:“聽說李側福晉這會兒正過來向福晉請安。”
福晉微微頷首,嘆道:“但願能碰的上,且看著吧。”
付嬤嬤笑笑不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