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言情小說 > 野望——桓溫傳 > 第十八章, 人生如棋

第十八章, 人生如棋 (第1/2頁)

推薦閱讀:

端午比武的興奮勁還沒過去,初夏的琅琊王府,又迎來了一位琅琊王期待已久的特殊賓客,這次即將進行的是一場紋枰大戰。大戰當天的早上,對這次大戰最上心的局外人琅琊王一用過早飧後就趕到自己的書房,親自督促著下人佈置比賽現場,因為這是他自己向王恬提出來要把自己的書房作為對局室的,畢竟這是當世兩大頂尖高手之間的巔峰對決。

辰時剛過,應約的高手如期而至,這就是官居六品的長山令江虨,他要趁回京述職的時候與王恬再續棋緣。這兩人自少年起便不斷較量,經過在多番血戰的反複淬煉,兩人皆成為了睥睨眾生的絕頂高手,可是這兩人之間卻一直未能分出勝負來,讓雙方的粉絲徒呼奈何。

桓溫一方面為了使琅琊王高興,另一方面也真的很仰慕這個傳說中的高手的風采,故而在為決戰而準備的各項安排上做足了功夫。

當門吏通傳江虨到達後,桓溫跟隨王恬到大門迎接江令的到來。王、江兩人見面寒暄一番後,王恬把桓溫介紹給江虨認識。桓溫看這傳說中的高手不過二十多歲,比王恬也大不了多少,而且長相溫厚從容,禮數也顯得很周全,渾不像王恬那樣的英氣側漏和恃才傲物。比起他驚世駭俗的棋藝來,世上俗人更為津津樂道的是他軟磨硬泡娶得高門女的媾女故事。桓溫暗忖道:“古人雲‘人不可貌相’,這也許是有道理的,他計取諸葛文熊時候的厚臉皮可是自己怎麼學都學不來的。待會且看他如何弈出相傳中驚天地泣鬼神的神來妙招。”

江虨跟隨王、桓二人來到琅琊王的書房。江虨與琅琊王也是熟人,他參拜過琅琊王之後,就按照舊規矩與王恬一同走到一張已經擺好棋具的矮塌上就坐。王、江兩人盤起雙腿坐在矮榻之上靜穆了好一會兒,待侍從焚上一爐沉香和奉上了剛沏好的一道聞林茶後,王恬說了一句:“今次是輪到我先吧?”江虨微微頷首,於是兩人按次序擺好座子之後,王恬的白子就先出手了。

當王、江兩人對局的時候,琅琊王司馬嶽也在自己的書案上擺了兩副十九路的棋盤,每當王、江兩人下出一子,旁邊侍者就在預先準備的兩張棋譜上記錄下來,其中一張棋譜要隨時傳遞給觀戰的琅琊王。桓溫坐在琅琊王書案的下首,每當侍從有新譜傳來的時候,桓溫就依著棋譜把棋子擺在琅琊王的兩面棋盤上,琅琊王的一副棋盤是用來顯示王、江兩人的對局,另一副則是用來自己擺棋的。

對局中的兩人均表情凝重,對於對方下出的每一子均不敢絲毫大意。對於王恬這個眼高於,桓溫從來沒有見過他對一個人如此尊重,因此他完全可以預料這將是一盤世上難得一見的精彩對局。

兩人在佈局階段就下得極其慎重,過了約莫半個時辰才下了寥寥二十多手,盤上棋子零落分佈,雙方勢力犬牙交錯,一時優劣不清,年紀尚幼的琅琊王逐漸覺得有點無聊,就伸伸懶腰並打了個哈欠。就在這個時候,王恬率先發難了,只見他把一個白子投進對方的勢力當中,有意挑起一場混戰。江虨思索了好一會兒,對王恬侵入的一子當頭一鎮,一場短兵相接就此展開。

範汪曾經評價過王恬的棋如銳利的長矛,而江虨的棋象堅固的刀盾,這話在佈局階段無疑是恰當的,王恬的佈局的確快速而輕靈,而江虨的佈局相對就穩固而遲緩,可是兩人一旦進入中盤搏殺階段,兩人的棋風就不再象佈局階段的涇渭分明瞭:王恬的棋是以攻為守,處處爭先,只見他在盤中的白子腳步靈活,忽左忽右,把局勢搞得特別的混亂,而他所追求的就是在極其混亂的局面當中找到對方的破綻以發出致命的一擊;江虨的棋則是以棄為取,以屈為伸,失西隅則補之以東隅,屈於此處則伸於彼處,時時轉換,處處照應。兩人在棋盤上針鋒相對,毫不退讓,攻守互易頻繁,看得觀戰的琅琊王與桓溫是驚心動魄,目瞪口呆。

這盤棋的中盤戰鬥異常複雜,為了下出最佳的手段,對弈的雙方每下一步前都要絞盡腦汁地皺眉深思良久,盡管對弈的雙方都把真本領全部拿出來了,可是觀戰的琅琊王與桓溫卻一直都看不清楚到底誰佔了優勢。

到了中午時分,對弈的兩人都沒有吃任何的東西,只是喝了幾口清茶,再休息了半個多時辰後就繼續開戰了。

行至一百七十多手的時候,經過了一系列的厚薄與勢力的轉換後,雙方形成了一個非常膠著的局面:只見黑白雙方相互攪在一起,全域性被包圍、切斷和分割為十幾塊棋,其中只有五塊是確定無疑的活棋,另外八、九塊棋都一直處於生死不明的狀態,形成了一個令人眼花繚亂的超級複雜局面。偏偏在這時棋盤的左邊又出現了一個事關雙方大棋死活的劫爭。為了打贏這個天下大劫,兩人煞費苦心地尋找和製造劫材,這個劫爭你來我往地持續了二十多個來回,王恬為了打贏這個大劫,經過長時間的點算後,毅然放棄棋盤右邊的一塊大棋。結果雙方形成轉換,王恬的白方贏得劫爭後吃掉江虨左邊的一塊大棋,而江虨的黑棋則鯨吞了棋盤的右邊,不過王恬的白棋利用被舍棄的殘子做文章,在官子上又取得了一些先手便宜。兩人一直下到申時末才把一整盤棋下完。數完子後,王恬的白棋共有一百八十六個子,王恬的活棋有六塊,江虨的棋則被分隔成四塊,還過棋頭後還是王恬以微弱的優勢獲勝。

棋局結束後,對局的雙方雖然都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可是這兩人都已經累得快要癱下了,可見這盤棋雙方在精神和體力上的消耗之大。兩人對局後皆不說話,足足休息了接近半個時辰後才聽從桓溫的話站了起來,桓溫帶著他們到了飯廳,琅琊王這裡已經早已準備好酒菜來款待他們。在席上琅琊王神采煥發,頻頻勸酒,不住地發出贊嘆之聲,可憐對弈的兩人仍然神情委頓,面對豐盛的酒席,根本提不起多少興趣來。相對來說王恬的精神狀態略為好一點,畢竟他是這局棋的贏家,又是練武之人。

酒過數巡之後,兩人精神逐漸回複,可是贏者並無多少得意之色,輸者也無多少懊喪之態,身體的疲憊過後是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

江虨長嘆道:“我們相鬥這麼多年,一直難分勝負。雖然這次我輸了,卻是我平生下得最為快意的一局了。”

王恬也感慨道:“若不是遇上這個生死大劫,誰贏誰輸還說不定呢,思玄你這次只不過是運氣略為欠缺啊!”

江虨道:“輸了就是輸了,運氣從來都是偏向強者的,我輸了就是還不夠強的緣故,不過下次我一定要把運氣也一併討回來。”

王恬微笑道:“我翹首相望!”

桓溫插嘴道:“我也見過不少人弈棋,但像兩位這樣入神於局中的可謂絕無僅有,你們對於棋道的追求令在下敬佩不已,我們這等閑人下棋只是作為一場遊戲,而你們投入到這種程度到底是為了什麼?”

江虨肅然道:“所謂‘人生如棋,棋如人生’,這棋道當中蘊含了很多人生的哲理。弈棋當中一著之失就會全盤皆輸,人生何嘗不是這樣呢?不過人生當中有時一旦輸了就再也不能重來,但下棋卻可以。我就是想透過探究棋盤中的規律來指導自己人生的方向,避免人生當中滿盤皆輸的局面發生。”

王恬敬佩地說:“思玄這種想法就太深刻了,我的想法就簡單得多,我只是因為人生當中好不容易遇到你這樣一個專注於求道的難得對手,我相信只要跟你不斷地鬥下去,就有可能領悟到棋藝當中的至高境界。”

琅琊王欣喜道:“透過你們兩位的激鬥,本王相信這最高層次的棋藝的秘密已經透露在棋譜當中,敬豫兄,你有空可要向我解說一下這棋譜當中的奧秘啊!”

王恬拱手道:“王爺有命,敢不遵從。此外,我還想請思玄兄把從棋藝當中感悟到的人生哲理寫出來讓我們分享分享。”

琅琊王高興地對江播說:“對呀,思玄兄,你可要把你的想法寫出來,說不定這比棋譜更有價值呢。”

江虨謙虛地說:“既然王爺有興趣,我要是有空就把鄙人的漏見寫出來,以博王爺一哂。”

酒席過後,江虨拜別琅琊王,桓溫其時已經安排好一輛牛車並裝上琅琊王送給江虨的禮物,準備送江虨回住所,江虨說要回位於長幹東附近的老丈人諸葛恢的住所寄住,於是桓溫就隨車送江虨回府了。

在送江虨回府的路上,桓溫希望能夠對江虨總結出來的人生哲理能夠先聞而快,江虨不好意思推卻,就簡略地談了一下自己的感悟:“第一點,不能輕視佈局。圍棋的佈局階段是非常重要的,佈局布好了,後面的行棋脈絡才會清晰。而在做事情的時候,制定工作計劃如同佈局,在計劃階段就要有一個全域性的觀念,一定要將全部面臨的問題想全面,想清楚,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哪些必須先做的,哪些可以後做,一定要區分清楚,最重要的事情要優先處理,絕不能因為眼前的區域性利益而不顧大局,不顧長遠。”

看到桓溫頻頻點頭,江虨又繼續往下講下去:“第二點就是要注重平衡。圍棋當中一方要進攻,防守的一方必然尋找機會反攻;一方取得了實地,另一方就會得到外勢來抗衡。如果不能把握好棋局中的平衡關系,行棋過強,往往會因對方的反擊功敗垂成;行棋過緩,又很容易被對方搶先佔據要點。圍棋的輸贏相爭並非是好勇鬥狠,相反,棋道上講究每一招留有餘地,講究陰陽平衡,攻中有守,守中有攻,不可偏廢。如果不替對方想到最好的應對,那麼自己想當然認為最好的一招反而是存在破綻的。如果追求的是過度的效果,反襯的是自己的思考不夠周全。東漢大儒馬融在其《圍棋賦》裡說:‘三尺之局,為戰鬥場。陳聚士卒,兩敵相當。怯者無功,貪者先亡’。對局者始終要在‘貪’與‘怯’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既不能太過分,也不能太軟弱。而人生何嘗不是在一個各種各樣的機會、利益和沖突中不斷折沖和平衡的過程,我們既不能因為過分的進取和貪婪而不考慮別人的嫉妒與報複,也不能因為怯懦而放任別人損害自己的利益。”

桓溫道:“在佈局的時候,我覺得您的棋走得特別結實,而敬豫則相對快速,這‘貪’與‘怯’之間的度難道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嗎?”

最新小說: 我靠種田經商養活三軍 燕燕歸來 關山難越 重回七零:嬌妻又兇又瘋 反穿嫡女美又嬌,禁慾大佬掐腰吻 未來科技強國 侯門婢 聽懂獸語後,惡女穩拿萬人迷劇本 敵方神明 喜從天降 我的徒兒不是人 刺殺那個暴君 情意濃 嫁入豪門的Omega 萬界聊天群:真千金狂賺百億爆紅 攻愛計 不紅就要繼承家業[重生] 玫瑰至上 我欲穿花尋路 空間囤貨百億,重生八零帶崽躺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