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有些灰濛濛的,浮塵漫天的樣子,都六月裡了,還有沙塵暴,難怪街上看到很多人戴著口罩,還是帶紗的那種,一直裹到脖子的那種,顯然不僅是為了好看神秘,是有切實的實際需要呀。
寧溪把手伸進揹包藉著包的遮掩,從空間裡拿出一個口罩,就是普通的布口罩,戴上後她覺得似乎更顯得入鄉隨俗些,這座小城應該不大,她沒有急於問路,而是先隨便走走看看。
街上人流稀疏,本地人長相與漢族人不同,很容易分辨,大街上以本地人為主,因此在這裡,漢族人才是真正的少數民族。
走過塵土飛揚的一條主街,飯館門牌上都用雙語寫著招牌名字和清真二字,豪邁粗獷之意從招牌上的菜名就可見一斑,大盤雞,烤羊腿、拌麵、胡辣湯、丸子湯......還有什麼小尕子,實在不知是何意。
看著這些以菜名命名的館子,寧溪覺得好餓,早上在火車上起晚了,就吃了半個饃,走了這半晌,肚子空空的,已經十一點多了,按照城裡人的習慣,是到了吃中午飯的時間了。
她走進一家門臉大一點的飯店,看著黑板上寫的菜名,很躊躇要吃什麼,也沒人理她,飯店裡空蕩蕩的,想點菜也沒個參考。
她在新世紀時也沒到過這裡,電視上看過,可是都是以介紹景點居多,也沒留意過當地人吃的這些東西都是什麼味兒,怎麼吃,怎麼點。
看名都感覺很大份的樣子,她也吃不完呀。
很快,她就不用猶豫糾結了,因為更尷尬的一幕出現了。
一個眼窩很深的美女姐姐過來道:“我們這裡不賣早飯。”
“我不吃早飯,吃午飯。”寧溪答道。
“午飯還沒準備好,午飯從北京時間一點半開始。”美女姐姐耐心解釋道。
寧溪還一臉單純的問:“午飯不是十二點嗎?”
“北京時間兩點鐘,就是本地時間十二點呀。”
反射弧再長,寧溪也收到訊號了,高中地理都還給語文老師了,曾經學過時差的問題,但是她一直以為那是出國才會遇上的問題,沒想到就這麼猝不及防的出現了。
肚子還是好餓,怎麼辦,出門後,此時的目標就變成了搜尋吃食了。
餅子烤熟的香氣勾引了她的饞蟲,看到高高一摞餅子疊在一起放在爐子旁,餅子比她的臉還大兩圈,她問了價錢,糧票二兩,錢五毛。
價錢還能接受,她要了一個,看著旁邊的招牌,她知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饢了,她有個閨蜜,曾經去過鳥市,回來後成天唸叨,饢多好吃多好吃的,甚至都到處打聽,能不能郵寄。
她拿到手,就咬了一大口,嘴伸出去卻收不回來了,這是什麼神仙美食,真要把牙咯掉嗎?確定不是石頭做的?
閨蜜不是說酥酥香香的嗎?怎麼她買的就是硬如磐石?
沮喪又失望的寧溪只好把饢裝進包裡,去找住處,一路上都沒睡好,先找好住處,大概留到吃飯的時間了,現在她只想吃飽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