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時候,劉氏帶著一家人去後院庫房給劉文強定親挑禮物,不知不覺得挑了一大堆,趙德喜把這些搬到前院,打算明天趕著牛車過去梨花溝,上次端午的時候,趙雲兒沒去,所以明天趙雲兒和冰兒也一起過去湊熱鬧,順便看看劉姥爺和譚姥姥。
剛收拾好了東西,就看見淩裡正來了,趙德喜道“叔咋有空過來了,明天的事都準備好了?”
淩裡正笑呵呵的道“你嬸子帶著一大幫人忙活了一上午,都準備的差不多了,現在他們一幫婦人在家坐著閑聊,我出來躲躲清閑。”
“那快進屋去。”趙德喜道,說著把淩裡正讓進屋裡,劉氏挑揀完東西,就去裡屋休息了,趙雲兒則跟去了廳堂,聽他們說話。
淩裡正道“侄媳婦的事,我都聽村裡人說了,我恭喜你了。”
趙德喜樂的合不攏嘴,淩裡正道“德喜,有件事我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咱們這的縣令換了,那個韋縣令撤了,以前那個方縣令調回來了。”
趙德喜道“沒聽說啊,不過這也是好事,那個韋縣令可不怎麼地,來了就到處加稅折騰,莫非這次是犯了啥事被撤了?”
淩裡正道“這就不知道了,我也是今早剛收到一份公文,就是通知新縣令到任的訊息,至於以前那個,隻字未提。”
“我還聽送信的那個官差說了,說縣裡貼出公告了,皇帝從咱們這回去沒兩天,就立了大皇子做太子,”二皇子因為生母病重,自願去西北苦寒之地戍守邊關,德貴妃不放心,也拖著病體一起去了,不愧是皇子,孝順啊。”淩裡正繼續道。
趙德喜他們並不知道兵變的事,所以沒什麼感慨,趙雲兒卻感慨萬千,平民百姓得到的訊息,永遠都是經過粉飾的,當權者想讓你知道什麼,你才能聽到什麼,不管是不是事實真相,尤其是這樣皇權至上的年代,自己還是安心當個吃瓜群眾吧。
這事離村裡的生活太遠,淩裡正和趙德喜也就是說說了事,接著淩裡正又道“你以前不是託我給二郎看房子嗎?”
趙德喜點點頭“是不是有什麼眉目了?”
淩裡正道“前個,村東頭的老王頭來找我,說是他兒子在鎮裡置辦了田宅,想要託我把村裡的房子和地賣掉,不過他那個房子是前幾年新起的,院子也寬敞,價錢比較高,跟當初你說的那個價錢差點有些遠,所以我也就沒著急跟你說,誰知道他今天早上,又來找我,說他兒子那邊急用錢,屋子價錢能往下降五兩銀子,我想了想,還算是劃算,就過來跟你和二郎說說。”
趙德喜道“二郎去那邊醬廠了,淩叔,他那個院子是打算賣多少銀子?”
淩裡正道“原先跟我說的是五十兩銀子,減五兩就是四十五兩銀子,他說要是有人連地帶屋子一起買,他那個三畝上等地,也只賣十一兩每畝,看看二郎要不要,我想著二郎要是買了那院子,也不虧,起碼十年二十年的不用翻蓋,他那三畝地也是上等的好地,這一個村的,你都知道。”
趙德喜點點頭,“三十三兩加上四十五兩就是七十八兩銀子。”
“她爹,叔說的這個劃算,要不就給二郎買下吧,銀子咱們出,這麼好的機會錯過了,可惜了,二郎想要立起來,就得有個站腳的地。”劉氏在裡屋聽見了外頭的話,走出來對趙德喜道。
趙德喜看見劉氏出來了,趕緊把她扶著坐在軟榻上,道“我也同意這樣,只是你也知道,二郎這孩子性子倔,我怕他不肯接受。”
“總要試一試才知道,把二郎找回來問一問吧還是。”劉氏道。
趙德喜點點頭,喊了清泉進來,讓他去醬廠找二郎回來。
淩裡正道“你們兩口子就是心善,二郎攤上你們這二叔二嬸也算有福了。”
趙德喜道“二郎他是個好孩子,吃得苦,又肯幹,這樣的孩子,在誰家都招人疼。”
淩裡正道“可惜攤上你們老大那一對爹孃,委屈這孩子了。”說話間,二郎進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