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二柱早早的趕著牛車就過來幫著轉運豆子,兩輛牛車,趙德喜二柱和誠小子負責轉運,張氏和杏花就依著趙雲兒的意思,把豆子一袋袋的倒出來,把壞的豆子挑出來。
譚姥姥就幫著劉氏做飯,趙雲兒幫著摘菜,跟劉氏說道“娘,你知道哪裡有賣草簾的呢?就是鋪在桌子上下邊可以透氣的那種,發豆子要用。”
譚姥姥道“那不是啥金貴東西,鄉下人誰都會編,你姥爺就是編草簾的好手,等會你跟他說說要啥樣的,讓他編。”
“姥姥,我要的多,怕是姥爺一個人忙不過來,再找個人跟姥爺一起吧。”趙雲兒道。
劉氏道“他秦大伯這些日子在家還想沒事,我去跟他說說,再看看誰家有去年剩的稭稈小麥杆的收點上來,那些東西不值錢,幾文錢就買一大堆。”
“娘,那你現在過去說說,我來做飯,這個草簾要的有點急。”趙雲兒道。
劉氏放下手中的菜刀道“行,那我先過去說說。”
劉氏沒過了一會就回來了,道“你秦大伯正打算去鎮上找活呢,我一說他就答應了,還說他們家的麥稭那些隨便用,不值錢的東西。”
吃過早飯劉姥爺就去秦大伯家麥場去編草簾了,趙雲兒幫著去看了看疏密,要比一般的草簾子稀疏一點透風,這樣悶出來的豆子才好。秦大伯和劉姥爺的手藝好,速度也快,一條條草簾就這麼做出來了。
中午喊秦大伯到家吃飯,秦大伯死活不肯,也就依他了。
搬豆子是個力氣活,午飯的時候三個大男人吃了一鍋饅頭才吃飽,趁中午休息的空檔,趙雲兒問趙德喜,附近哪裡有窯廠,到時候要買幾百個缸曬醬。
趙德喜道“你要多大的缸,像咱們家水缸這麼大的?”
趙雲兒道“差不多,只是缸上頭要有蓋子。”
趙德喜道“村裡人買的水缸都是在鎮上定的,說好了尺寸窯廠的做好給送來,聽說那個窯廠就在鎮子旁邊的王家莊,倒是沒有去過,咱們要的多,倒是值得去一次。”
“我等會去一趟別苑,看看甲一甲二在不?讓他們送我去一趟,爹你和二柱叔他們要是太累了,就找兩個人來幫著幹。”趙雲兒道。
趙德喜道“倒是不妨事,就那麼些東西幾天就倒騰完了。倒是你娘,一個人在家裡裡外外的操持,還得做這麼多人的飯菜,有點累。”
“爹,正好有件事我想了幾天正好跟你和娘商量一下,我先去把娘叫回來”趙雲兒道。
吃過中午飯,杏花一家都回家去午休去了,劉氏還在廚房忙活著,趙雲兒把劉氏叫進來坐下,道“爹孃,前些天三叔的來的時候說三嬸反應厲害,一直是三嬸的爹孃每天來回跑著照顧的。”
劉氏道“你三嬸也是可憐的,極少有人那麼反應那麼厲害,人遭罪啊。”
趙雲兒看劉氏又在那菩薩心腸了,就趕忙截住話頭道“娘,我要說的是我們把黃婆婆和黃爺爺接過來吧,那樣三叔家的屋子也能騰出來,把三嬸爹孃接過去好好照顧著,畢竟一家人方便點。”
“那你三叔那邊美食坊沒人幫襯著行麼?”趙德喜道。
“三叔三嬸給黃婆婆和黃爺爺的工錢也不低,在鎮上完全可以找一個手腳利索的還不用供住的人。”趙雲兒道。“咱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