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在雅間坐定了,就吩咐夥計上菜。鄭珺兄妹倆坐一邊,趙雲兒自己坐一邊。鄭玥寵溺的看了一眼鄭珺,對趙雲兒說到“我這個妹妹在家時胡鬧慣了的,要有什麼冒犯的地方還請雲兒姑娘多擔待。”話裡含了慢慢的維護之情。
鄭珺聽哥哥這麼說,覺得自己面子掛不住了,反駁道“哥哥你說什麼呢,我這麼懂禮數,雲兒,你別聽他瞎說。”說著就抬起手要去打鄭玥,鄭玥趕忙討饒。
趙雲兒看這兄妹倆打鬧,開口笑道“珺兒姐姐,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有這麼好的一個哥哥,如果換作我是我,我可捨不得打”
鄭珺撅了撅嘴說到“誰讓他總是說我的”說著拍了拍鄭玥的肩膀道“看在雲兒的面子上今天就饒了你。”
正說著活計端了菜進來,一個羊肉湯鍋,一大盆毛血旺、一條紅燒魚和一盤紅燒肉。鄭珺看飯菜上來了也不再鬧,端起碗就開吃。
趙雲兒早飯的時候就喝了一碗玉米麵糊糊,這會也餓了,跟著吃起來,雪白的米飯配上香脆的毛肚很好吃。
鄭珺跟趙雲兒一樣喜歡吃毛肚,味道好,有嚼勁,吃完又喝了一大碗羊肉湯,這才作罷。
吃完又拉著趙雲兒說了好一會話,說讓她沒事就去找她玩。趙雲兒對鄭珺的印象也挺好,大家小姐裡難能有這麼爽朗直率的女子。
趙雲兒出了酒樓的時候,除了圓滾滾的肚子,手裡還多了個食盒,剛才完飯,桌上的一整條魚和紅燒肉都沒有動,鄭玥又吩咐做了幾道菜,一起裝食盒了,說是拿回去讓家人嘗嘗。
趙雲兒沒推辭,拎著食盒就往自家的美食坊走去,本想著逛街的願望泡湯了,這麼重的食盒自己要是拿著逛街,非把自己累死不可。
回到美食坊,已經中午了。趙德喜和趙德才也已經收攤了。衛嫂子在忙著打掃,小山子在一旁玩。趙雲兒沖小山子招了招手,小山子就跑過來喊姑姑,趙雲兒掀開食盒把紅燒肉和溜肉段端出來放在桌上,跟小山子說等會讓他娘熱一熱給他吃。
小山子高興的蹦起來,衛氏在旁邊看到了,心裡過意不去。這不到兩個月,她都掙了一兩多銀子了,平時小山子也沒少在店裡吃東西,就走到趙雲兒面前推辭著。
趙雲兒假裝生氣拉下臉,問衛氏是不是要跟她外道了?衛氏這才收了讓小山子道謝,小山子忙說到“謝謝姐姐。”
趙雲兒看小山子臉蛋紅撲撲的,捏了兩把臉蛋才放手。等到收拾好了,趙德喜和趙德才趕著牛車往家走,快要走出青山鎮的時候,路邊圍了很多人,牛車擠的都有點過不去了。
趙德喜下車去打探,趙雲兒和趙德才在牛車上等著。過了一會趙德喜回來了說到“我擠了進去,看到有個老漢在賣牛,只是他那牛有點奇怪,渾身黑白花的,看著沒咱這黃牛壯實,估計幹活不太行,大家都是在那看稀奇,也沒有詢價的。”
趙雲兒一聽,眼神就亮了,莫不是奶牛?想著就跳下車往人群裡鑽。她個頭小很容易就擠到最裡邊一層。
一看那老漢牽的就是頭奶牛,就問道“老大爺,你這牛是哪裡來的?”
那老漢抬頭看是一個小姑娘,就說道“我家那個兒子在外頭跟人家做生意,往西邊販藥材,好幾年了都沒事,結果這次去了,說是那邊鬧雪災,藥材那邊是留下了,可是沒銀子付賬,就給了兩頭牛抵賬,本想著回來賣了也能收個本錢,誰知道回來這個把月了,一頭牛都沒賣出去”
那老漢嘆了口氣,看著趙雲兒又說到“小姑娘就當是聽個故事,快回家去吧,出來久了家裡大人該著急了。”
趙雲兒繼續問道“老大爺,你這牛賣多少錢?”
那老漢看趙雲兒詢價,眼裡閃過一絲亮光隨即就暗了下去,一個小姑娘哪有錢買牛。但還是回答道“這牛看著沒有黃牛壯實,但我看過牙口了,也就是兩三歲的樣子,要是有人要7兩銀子就牽走。”
周圍人紛紛議論著說是不值,說這牛一看就不是耐力好的。
這時趙德喜也擠了進來,拉著雲兒就要走,心想這孩子一下子沒看住就跑的不見影了。
趙雲兒看趙德喜來了,就指著奶牛說到“爹,我要買這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