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點點頭,李過打仗還算是比較穩的,他相信他不會在此再栽一個跟頭,況且先鋒已經入關,他大軍加上民夫至少四五十萬,金軍擇一險要堵截還成,想要伏擊這麼多人馬,金軍怕是沒那麼多兵力。
王彥心安了些,抽動馬鞭,“讓大軍快一些,迅速透過這裡。”
險要之處,並不算長,只有五裡視野便又開闊起來。
透過險要之後,王彥渾身輕松,回頭用馬鞭指著方才透過的一線天笑道:“孤若是豪格,此處畢設一處伏兵,亂銃齊發,則孤命休矣!”
李過卻笑道:“豪格就是設伏,也會被斥候先發現,金軍怎麼會有機會傷到監國呢?”
王彥哈哈一笑,打馬與眾軍同行,待黃昏時分,大軍先頭終於走了出來,逼近華陰縣,地形也變得相對好走起來。
這時在華陰縣數裡外,一座被濃密樹林覆蓋的山崗上,兩名金軍斥候正注視著遠處的縣城,只見明軍浩浩蕩蕩進入了縣城。
遠處一員金盔金甲,披著大紅披風,騎著火炭馬在數百精騎護衛下的身影,更是各外的顯眼。
兩名金軍斥候對望一眼,迅速離開了山崗,向山腳下奔去,一名看守戰馬的斥候,便遷出六匹馬出來,三人齊齊翻身上馬向南疾奔。
金軍斥候一口氣走了四十餘裡,天色早已全黑,才回到白廣恩的臨時營地。
明軍斥候經常外放二三十裡,搜尋範圍極廣,這也是當初白廣恩不贊成伏擊王彥的原因之一。
他看過金國細作從明國盜來的武學兵書。從練兵、行軍到築營,都有規定,其中一項就是每到一處先放探馬,這是寫在冊子上的,據說每個明軍軍官手裡都有一本。
正因為如此,明軍很難被伏擊,白光恩只能躲到距離華陰縣和官道四十裡外,才能避免被明軍斥候發現。
白廣恩也是吳三桂、唐通那一批明朝的總兵之一,當年八總兵援錦州,他也在裡面,能力還是很強的。
三名斥候回到營地,先說了暗號,然後進入營地向頭領稟報,斥候千戶才帶著他們到白廣恩帳內彙報。
“啟稟軍門,明軍主力已經離開潼關,到了華陰縣!”
白廣恩聽了精神一振,“看見王賊沒有?”
“看見了,金盔金甲火炭馬,是王賊無疑!他已經進了華陰縣!”
白廣恩不禁微微興奮,“這廝還是這麼招搖!”
一旁一名將領也有些激動,抱拳道:“軍門,王賊已經到了華陰,進入關中,我們現在立刻插向一線天,截斷明軍的退路麼?”
白廣恩搖搖頭,“還不是時候,得等王賊繼續西進離開了華陰才行。我們只有一萬人,現在出去是找死。”
明軍主力在華陰的話,白廣恩這個時候沖出去,確實是找死,而且會影響豪格的計劃。王彥肯定會先滅了白廣恩,不會貿然西進了。
金將微微一愣,又問道:“軍門,我們只要一月軍糧,現在已經用了一小半,要是王賊待在華陰不走,那怎麼辦?”
白廣恩抿了抿嘴,“放心,如果不出意外,王賊很快就會西進長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