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出現這片海域,還是光複南京之時,今日再來,他便不打算走了。
巨大的戰船,乘風破浪,高大的桅杆上,一面繡著在“鄭”字的大旗,獵獵飛揚,戰船破開海面,船隊滿帆而行,在海面上留下數百到白色的尾跡,就像一把巨大的梳子,從平靜的海面梳過一樣。
目光轉回南京城下,在騎兵前頭,一股股小隊騎兵,縱馬賓士,揚起團團塵土,去監視逃跑的叛軍。
南京城的城門也被開啟,數匹快馬疾馳奔入南京城中,不多時便見南京城內兵馬調動,在東城金川門的街道上逐漸站滿了頭戴碟盔的官兵,他們在城門開啟之後,立刻出城整隊,顯然也要加入追擊的行列。
“報!都督!叛軍已逃至龍潭鎮!與我軍拉開三十裡!”
部隊的前頭,不時有探路回來的馬軍傳遞著訊息,隨時報告叛軍的距離。
王士琇揮揮手,什麼也沒說,示意部隊繼續前進。
三十裡的距離對於騎兵來說旦夕可至,可是王士琇卻沒有下命追擊,他一是想等南京的高一功做好出擊的準備,二是就想這麼在後面不緊不慢的趕著叛軍。
他們騎著馬兒慢慢悠悠的,可是前面逃跑的叛軍,害怕追兵殺到必然拼了老命的往前跑。王士琇要等他們體力跑的差不多的時候,再率領騎兵掩殺上去,叛軍疲憊之下,不可能擋住他們的沖擊。
南京附近的地形,王士琇作為揚州人,可以說爛熟於胸,哪裡有山,哪裡有林,哪裡有水,可以說一清二楚。
從南京往東,沒過鎮江之前,可以說一馬平川,沒有大山,也沒有大的河流,正適合馬軍作戰,只要在叛軍逃到鎮江,躍過大運河之前,追上他們就可以了,因而王士琇有恃無恐。
大軍徐徐前行,像草原上的獅群趕著成全的牛羊一樣。
王士琇張目四望,周圍的稻田裡成片的稻子被踐踏,棉田和桑田也都枯死不少。
這次內亂持續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對於江南的損害卻不會小,特別是南京城外郭的不少作坊都被毀壞,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因此破産。
南京周圍本來聚集了幾十萬人,可是因為打仗,不少百姓早早逃離,大軍一路走來,除了軍隊之外,幾乎沒有看見什麼人影。
戰爭的破壞性難以估量,特別是對於繁華的地區而言,每一天的損失都超乎想象。
原本因為明朝作坊增多,生産擴大,而價值逐漸下降的布匹等貨物,在內亂爆發之後,在八月間價格第一次回升起來。
“報!都督!高都督的兵馬已經出了金川門!”
一名騎兵飛馳過來稟報道,他的話傳入眾將耳中,不少人立時拉緊了馬韁,意識到一場大戰要開始了!
王士琇聽了稟報,眼神一眯,當即一揮手,“傳令,全軍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