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的歡呼聲,從山下響起,經歷了大半天的血戰之後,清軍終於換來了這場大勝。山道上,山坡下,清軍士卒奮力的揮舞兵器,放肆的呼號,發洩著悲痛,揮舞著喜悅。
在這歡呼聲中,一身金甲的豪格在金軍騎兵的簇擁下,出現在代善的視野之中。代善看見盔甲上沾滿血跡的金軍騎兵,來到山坡下,眼神裡不禁有些異樣,歡呼的清軍看見殺氣騰騰的兩萬多金軍,歡呼聲便也隨之停歇下來。
兩方雖然聯盟,但實際上各有各的利益,面和心不合。
擊敗了準格爾,清就成了金國經略西域的對手,不過此時他們還是夥伴,至少要先瓜分了戰利品,消化了準格爾,再來想今後的打算。
此戰,金清聯軍一舉擊敗了準格爾主力,斬殺三萬餘人,俘虜四萬,還有三萬多人遁入山林,獲得戰馬十八萬匹。
一些遁入山林的蒙古人,沒有食物,沒有馬匹,不久又有兩萬多人從山中出來向兩軍投降。
代善一面讓瓦克達率領一萬騎兵,繼續追殺,一面與豪格進行商談,瓜分戰利品,分配利益,並且確定勢力範圍。
這次是金國向清求救,所以清國理應多分,就算代善對北京之變時突然離開豪格大營,擺了豪格一道感到十分愧疚,他也不能因為私人的感情,而損害大清的利益,否則他無法向清廷交代。
在星星峽戰役之前,清軍掃蕩準格爾諸部所獲得的牧民和牛羊,金國想都不要想,代善只和豪格談星星峽一戰的戰利品分配。
豪格提出俘虜和馬匹六四分配,因為金國在長城和瓜州苦戰了一個多月,損失巨大,而這次夾擊,也是金國關鍵時刻殺到,才擊敗了準格爾,否則清軍未必能夠取勝,所以金國要多分一些,但是代善卻只同意五五分。
他提出如果大清不出兵,金國連這五成都拿不到,大清沒有多要,便已經很厚道了。
其實代善出於情面,已經給豪格讓利,要是多爾袞來,多半一成也不願意分給豪格。他必然認為大清幫助金國解圍,沒有讓金國出軍資,金國怎麼還好意思來分戰利品。
代善堅持五成,豪格只能接受,分得戰馬九萬匹,俘虜先分兩萬人,後來鑽山的蒙古人因為饑餓和寒冷出來投降,他又分得一萬,共計三萬多俘虜。
在商議戰利品的分割之後,金清兩國又商定了兩國在西北邊界。
兩國東部以黃河為界限,西部以馬鬃山、天山為界,兩山之北,是清的勢力範圍,兩山之南,則是金的勢力範圍,也就是說準格爾部的牧場,成了清的版圖,而天山南麓的葉爾羌汗國,則劃分到了金國的勢力之內。
雙方迅速分配了戰利品,劃分了疆域,接下來就是追殺準格爾,以及圍堵從寧夏附近撤退的僧格大軍。
代善要求豪格配合他,將準格爾的這支偏師,也殲滅在草原上,徹底消滅準格爾,但豪格表面應下,實際上卻已經意興闌珊。
僧格還有六萬鐵騎,他的撤退路線還不確定,豪格幫助代善,是給清國解決麻煩。
北京之變時,代善突然變卦,坑了豪格,就使得豪格恨死了代善。
這次金國出那麼大的力,代善卻不給他多分些俘虜和馬匹,豪格對他的恨意,便更甚了。
在金國與準格爾交戰時,明軍已經出兵青海南部,控制了原本臣服於金的一些部落,金國自己的麻煩還沒解決,怎麼可能去幫代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