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與江西明軍的損失相比,王彥更擔心的是皇帝個人的安危,如果皇帝被俘虜被殺,整個明朝這兩年打出來的氣勢,都會一瀉千裡。
遠的不說,光說本朝,土木堡之變後蒙古兵馬便直接殺到北京城下,朝廷便險些準備放棄北京,而弘光帝被俘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明朝內部都處於分裂之態,對於滿清的進攻毫無招架之力。
若是皇帝被俘,恐怕明朝內部又少不了一場統繼之爭。
“殿下,咱們現在怎麼辦?”一旁的高一功等人問道。
王彥聞語冷靜下來,現在他更應該考慮該怎麼辦,他這一路大軍到底何去何從。
他現在要麼撤退,守住安慶,準備另立天子,但他立的天子,江西、福建,還有魯王未必買賬,明朝可能出現三家爭立的局面,那大好局勢就血崩了。
繼續前進,又沒摸清中路軍的情況,萬一他撞進去,金聲桓四萬多人,加上皇帝已經全部完蛋,明軍氣勢必然跌破谷底,而清軍氣勢鼎盛,在此種情況下決戰,那他純粹就是找死了。
王彥左思右想,江南之役是國運之戰,打到現在,沒有局勢還不明朗就自己先慫的道理,況且大軍好退,輜重卻不好退,他和其它幾路明軍,為了這一戰已經耗費無算,除非有確切的訊息,否則不可能後退。
“斥候再探,把橫沖馬軍全都派出去,務必將事情摸清楚,中路軍到底打成了什麼樣子,皇帝是存是亡,還是以被清軍俘虜,必須給本藩一個準信。”
旁邊的王士琇當即領命而去,可王彥還不放心,他現在的位置,已經很前突,極有可能陷入包圍中。
等橫沖馬軍出發後,他又吩咐人手,去檢視孫守法,以及江北李過和戴之藩的情況如何,下死命讓他們擋住外圍清兵。
要是這兩支人馬,沒有擋住清兵,讓多鐸或者蕭起會抄了他的後路,那真就危險了。
王彥忙完這些,吩咐妥當,這時忽然又有斥候回來稟報,卻正是前突至馬鞍山下的那一支,言在馬鞍山下清軍連營,正在急攻山頭上的明軍。
一眾將領和幕僚聽了,當即便確定了必是中路軍的敗軍,被困在了馬鞍山上。
中路軍在大勝關下被清兵突襲,東面被大勝關擋住,清軍從東南包抄過來,往回跑又跑不過騎兵,很有可能沿著長江邊上逃,借機尋找船隻逃脫,但是最終還是沒有逃脫,被困在了馬鞍山上。
王彥既然得知中路軍還在戰鬥,那他就必須去救。
如果四萬精兵損失殆盡,明軍必然元氣大傷,不得不再次轉入防守,而且四五年之內,不要再想光複江南。
如果皇帝被俘,這兩年好不容易形成的一個名義上統一的中央政府,將立刻瓦解。
能夠承繼大統的有桂王,但唐藩一脈這些年為大明的貢獻也有目共睹,擁唐之人大有人在,魯王也不是省油的燈,誰被擁為天子,都有人不會服氣,抗清勢力極有可能徹底分裂。
而皇帝被俘給軍民帶來的打擊,必然又會使得明朝人心動蕩,士氣低迷,能不能保證在攻守易勢的情況下,還能守住現有版圖,還是個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