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火牆,是北方一種特有的保暖措施。
是利用爐灶的煙氣透過立磚砌成的空心短牆採暖的裝置,和火炕類似,在冬季利用使用灶爐產生的熱量來升高室內溫度。
火牆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大興安嶺的平均溫度很低,九月以後就需要蓋上厚厚的被子。
十月,不點燃火牆,根本就活不下來。
畢竟這一入夜,就會溫度陡降,甚至冷到零下幾十度。
可在明明有火牆的屋子正中間準備篝火,又是咋回事?
還靠床這麼近,就像這圈篝火,是一道護身符,能夠保護周圍熟睡的人。
這不禁讓劉厚想起了昨晚,他們在林間小棚子裡過的那一夜。
在那臨時搭建的小棚子中,同樣有類似的篝火。
甚至就連石頭,都一模一樣。
難不成……
不錯,圍起篝火的石頭非常特殊。
大興安嶺中基本上很難找到如此圓潤的石頭,這些石頭應該出自於同一條河道。
這太古怪了!
為什麼護林員的小屋裡,以及幾十公里遠處的那個窩棚裡,都有同樣的篝火圈?
老吳百里迢迢,將那麼沉重的石頭搬出來,搬到屋子中,究竟是拿來幹什麼的?
其實答案,劉厚隱隱約約猜得到。
但是謎依然很多,他想要從老吳身上問出個所以然來。
“這些篝火不是我修的,我來之前就已經有了。
不光是護林站中,外邊的好幾個臨時小屋裡都有。
至於這篝火的作用,你昨晚不是已經親眼見識過了嗎?”
老吳說到這兒,語氣緩了緩,彷彿生怕將劉厚給嚇跑了:“不過昨晚的那怪事別往心裡去。
當護林員當得久了,你就會感覺到這片老林子神秘可怖,真的就像是個地獄。
我剛來的那幾年,人生觀和世界觀也遭受到了莫大的打擊。”
“但這些都不是常見的事情。”老吳著重,重複道。
“昨晚的那些眼珠子究竟是什麼?”
劉厚趁機問,他想探探老吳的口風,看他知道些什麼東西。
說不定能對尋找天書的殘頁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