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它們不會拐彎,不會中途放棄,已經追了二百公里開外了,探測畫面裡,依舊在海水裡蜂擁前遊,方向始終不變。
也就是說,理論上可以吸引幾百公里內的魚類抵達漁場,再撈起。
如果找到不再追趕的距離,那就可以分段吸引了,一段段的,一次幾百公里,奔跑的時間也沒多久。
畢竟在海水裡,隊員的速度依舊能達到一百多公里,幾個小時而已。
小隊的計劃是穿過島鏈進入深海,然後繞道回來,去看看島國是不是還有好東西可以劃拉。
董庫的計劃是,在離開家回基地前,會搜刮完周圍的資源,哪怕船舶也拖到自家陸地上等待解凍。
遙想當年跟老大哥陌路時,老大哥離開境內前,連窗戶的插銷,乃至窗框都拆下來,帶不走的燒燬,不說一根釘子不剩,起碼,看得見的鐵器都沒了。
董庫當然也會這麼做,帶走一切能帶走的,不帶走,也是留在那裡慢慢腐爛,還汙染環境。
尤其化工原料,能用上的一定不會放過。
畢竟很多生產車間雖然在建造,但開工與否很難說。
究其原因就是原料。
牽一髮動全身,想要生產某一種物品,怕是幾十,幾百種物資需要準備。
所以,現成的很重要。
關鍵,董庫這會沒了危機感,開始琢磨如何拿回一些有用的東西了,比如,文明的忠實記錄者,古董。
那些各種原因流失的國寶,這會有機會了,真的可以做到一件不拉的拿回來了。
等忙完周邊,他回基地後會進入歐洲大陸,開始一場不被反對的掠奪。
不,叫打掃更貼切。
有人,好說話那就交換。
但交換的東西可不會是肉類和星魂碎片,跟他們交易,糧食就足以。
食物,在這會是最緊俏物資,是決定能否活下去的根本。
國內,他不到來的話,所有食物艱苦點,也就一年,一年內無法生產糧食,八千萬人將可能餓死大半,或者更多。
這是國家救助的普通人數量太多,導致庫存的戰略儲備難以堅持太久。
相信在自私的他國,混亂平息,糧食儲備不見得比國內充足,會更少。
除非像艾因國這種窮的只剩下錢的狗大戶,糧食儲備是天文數字外,有能力大批儲備糧食的國家並不多。
隊員的目標是長維島,預計距離一千六百到一千七百公里,進入島嶼密集區,然後穿過,進入深海,繞過袋鼠國,從深海大洋中繞回島國,登陸半島檢視詳情,然後返回。
這一圈預計八千公里開外,可能達到一萬公里左右。
這樣,周邊的海況就瞭然了。
“組長,身後的魚速度不慢啊,破冰還能保持一百三十公里的速度。”奔跑中,一組的隊員說道。
“看了下,都是肉食性魚類,最喜歡的就是深海魚類。”小組長回了句。
當打發枯燥奔跑的調劑了,閒聊兩句不耽誤。
“我喜歡金槍魚,刺身好吃。”另一個組員跟了句。
“魚肉我怎麼吃都行,燒烤,蒸煮,生的熟的都不忌口。”最後一個隊員實在,這是葷素不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