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道:“我剛才去打聽智雲的事,卻聽人說智雲被抓是二哥暗中所為。大哥,如果這是真的,二哥他……他為什麼這麼做?”
我正色道:“你聽誰說的?”
他道:“我去了一家酒館,聽鄰座的人說的,他們是上黨縣的官差。”
我皺著眉頭,看著遠處,不想讓李元吉發現我心緒不寧。
李元吉一定已經察覺到了我的反應,低聲道:“大哥絲毫不覺驚訝,是早已知道此事了,對嗎?”
我又沒有理他。
他見我不說話,也就住了口不再多言,跟在我身後慢慢走。
“元吉,你覺得大哥該怎麼做?”我回頭看著他問道。
他愣了愣,搖搖頭道:“我不知道。”
我們沒有再等柴紹和三娘,因為老爹舉兵的謠言甚囂塵上,抓捕我的通緝令到處都有張貼,我也不可能總是遇到像崔言書那樣的好心人。
因此我們只要能不進城就不進城,能繞小路便走小路,這樣一來就更慢了,
在快要到達晉陽的時候,碰到了柴紹。
他一個人,三娘沒有跟來。
我見了他,第一反應便問道:“三娘呢?”
柴紹無奈地搖搖頭道:“建成,不但你的信三娘看了,連岳父也有信自晉陽發出,可三娘不肯聽。”
三孃的性格,我和老爹都清楚得很,一定是因為老爹覺得三娘不會聽我的話,所以多寫了一封信去催他們,但是三娘要是打定了主意,誰也改變不了,所以老爹的信寫了也是沒用。
三娘留在大興城,以男裝出行,首先是找到了當年誤打誤撞交到的朋友何潘仁,同時將唐國公府在大興城的全部產業變賣,用來聯絡豪傑,柴紹離開的時候,三孃的這些佈置已經初見成效,她已經募集了不少人了。
但另一個訊息傳得更快,就在我和李元吉還有柴紹剛剛到達晉陽的時候,代王楊侑令人加急傳了一道詔令到太原,告訴老爹李智雲被押送到京城後,已經被處死了。
老爹接到詔令後,連續三天沒有處理任何事,只陪著萬夫人。
我卻無論如何也不肯相信這件事,才到晉陽便讓唐臨立刻回一趟大興城,弄清楚究竟是怎麼回事。
我還希望找個人去江東一趟,讓遠在建康的荀一立刻回來,可如今音書隔斷,傳信已經是不可能了。
唐臨往來的速度比我們快得多,不出半月便回到了晉陽。
李智雲的確被殺了。
他只有不到十四歲,連代王楊侑都不想殺他,可架不住左翊衛大將軍陰世師的請求,就在押送到大興城的第五日,就死在了獄中。
聽到這個訊息,我不但不知道該如何面對老爹,面對自己,更不知道該如何面對萬夫人。
她唯一的兒子,雖然叛逆不羈,卻是眾位兄弟中唯一的天才,雖然胸無大志,卻風流出塵,不拘世俗,與一向無爭的萬夫人本質上其實頗為相像,她也不叫他爭,也許只想平安一世,可就是這樣一位與世無爭的少年公子,未及弱冠就被害於亂世了。
我最羨慕的弟弟,就這樣死了。
這一切,都是因為我。
萬夫人房中仍燃著燭光,我隔著老遠,不知道該不該去,真的面對她時,我該怎麼說?說因為自己的大意害得李智雲被抓?還是說因為老爹的謀劃我暫時不與李世民計較,才害得本與此無關的李智雲卻因此送了命?
子閔走到我身後抱住我,輕聲道:“大哥,我與你一同去。”
我低頭默然了很久,還是搖了搖頭道:“子閔,此事皆因大哥而起,與你無關,不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