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瞪了多鐸一眼,倒也不知道說什麼好,難不成讓多鐸把今晚這事說出去?要說今晚還真是兄弟倆排的一齣戲,要不然又怎麼會那麼巧?剛巧多鐸大放厥詞的時候沒看到帳裡的諸人,而且他多爾袞事後不但沒訓斥,還藉口喝茶讓多鐸繼續說,說完了才出來,這一來二去就逼得這些漢將不得不表了忠心後又得出兵出力。
這若是多爾袞一開始就用強硬手段倒也能逼得這幫漢將聽話,可事後了?到時候毫不容易拉攏的人心散了,就算拿下了復州城又怎麼樣?戰功還不得平分,顧此失彼的事多爾袞可不敢幹,他也不能幹!此時的多爾袞還沒到那地步,他和濟爾哈朗和代善一樣都是八大旗主之一,連多鐸都是,可偏生多爾袞卻沒那個威望,年歲又小,雖然往日對諸多漢將拉攏的很,但也容易引得輕視,哪比得上今日這一番恩威並施?
“多鐸,如今是收斂心思,想想法子攻下這眼前的復州城了。”多爾袞面色一整,這還是說出了正題:“復州城城牆不甚高大,可城中有火炮和精良的火器,怕是濟爾哈朗所言不虛。”
“十四哥放心,咱會幫您把復州城打下來的,就是他火器再好又怎麼樣?到最後還不是我們女真人的!”多鐸毫不在意的道,找著大帳裡的酒肉就開始大吃大喝,反正明日無戰事,不吃白不吃,總比便宜了那些漢將來得好!
“話是這麼說……”多爾袞微微沉吟,倒也不再叮囑什麼,過幾日雖然是騎兵攻城,可這騎兵攻城之法和步兵攻城大是不同,就算失敗了也不會折損多少,這若是成了,到時候讓步卒一擁而上,怕也不會折損兵馬,到時候不是兩全其美?
至於為什麼濟爾哈朗和代善沒想到這個法子,多爾袞心中也有計較過,最後得知濟爾哈朗不是不想拿騎兵攻城,而是壓根沒有機會,再加上濟爾哈朗和代善二人性格謹慎,不肯輕易拿鑲藍旗和兩紅旗去破城,這才把機會留給了他多爾袞。
多爾袞面露一絲冷笑,抬起頭望了望不遠處隱約可見的復州城牆,濟爾哈朗和代善還真嚇破了膽子,區區這麼一座小城都不敢拿騎兵攻城了!他可不是那兩人,謹慎的有些過了頭!
城外的多爾袞正拿捏著主意用騎兵攻城,至於城裡的方凱?此時女真大軍兵臨城下,倒也無心做些別的,整日裡巡查各營,炮兵團雖然如今歸屬中軍,可臨陣換將自然不妥當,所以方凱也乾脆讓李焦也調到中軍,由於中軍本就是由親衛營擴編而成,李焦和劉四同時從方凱在山東起就待在一塊,此時也算迴歸本職,剩下的就是趙孟統轄的上軍一個團,耿仲明和尚可義各下轄左右兩軍的一個團。
劉四還守著金州,去歲豪格和嶽託的十個正黃旗丟在了旅順和金州,連嶽託本身都死在了金州城外,方凱本是有心調劉四到復州來,這樣復州城中有了近兩萬大軍,那也就怎麼都不怕城外的女真人折騰,順帶也能拿來練練兵。
這幾日正準備下令,反倒是留守金州的劉四派了人來,送來的是封書信,這封書信不是盛京城裡的皇太極,可也同樣和一個皇帝有點關係,這個皇帝就是大明的崇禎!而這封書信,則是皮島總兵黃龍送來的,原因很簡單,兵部的來人到了,正待在皮島等著查驗人頭,當方凱看到這封書信時除了一怔再沒別的反應,緊接著就是白眼一翻,就想把這封黃龍的書信放進火堆裡燒了。
自己殺的韃子?和大明朝廷有什麼關係?他又不指望崇禎能賞賜下什麼銀兩?這個時候的崇禎怕是比自己還窮?至於官位?這些可都是虛的,方凱倒也不當回事,所以乾脆就將這事放到了一邊,可不知道為什麼這訊息就傳到了李越的耳朵裡,當時就跑來勸誡。
李越囉囉嗦嗦的一大堆,最後只說清楚了一件事,那就是兩個字。
正名!
有了大明朝廷的認可,那可不是朝鮮王李倧,畢竟朝鮮充其量算是大明的屬國,如今雖然被女真人打疼了,脫離了大明,可那也只是表面上,暗地裡兩邊依然是君臣有別,一個朝鮮王李倧,怕是大明朝的五品小官都可以在朝鮮橫著走了,而方凱充其量也只是李倧分封的一個地方勢力,往大了說就是地方割據勢力,可這依然是臣下的臣下,如此一來,那不是耽羅府憑空就底上了不少?
更別說如今女真人的大金國可是和大明分庭抗爭的,如今女真人在耽羅府前處處碰壁,身份上卻是連一點可比性都無,這怎麼都說不過去不是?
所以李越這個耽羅府議會的議長來了,要的就是個:
‘名分’!
大明兵部派了人驗了人頭,那可就是認可你這麼個海寇了,到時候搖身一變成了正規軍,要名有名,就是伸手要餉銀也無不可。
李越說起興奮處禁不住手舞足蹈,可他好歹還沒忘了自己議長的身份,只是顯然大明能給的官職那是期盼不已,這若是自家主上被封了官,他們這些臣下自然也少不了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至於什麼議長?李越雖然是老實人,可他也沒那麼傻,擺在明處的擺設,自然還得老老實實的幹著,他可不是徐太拙沒見過世事,要說在官場上混了幾十年,李越可是個十足的官油子,只不過為人老實了點,這才不得不在荒涼的濟州島擔任縣令,可這裡面的道道,這可是能看的一清二楚。
所以這才趕緊登門求見,如今復州城也沒別的文人,至於耽羅府上其他人雖說也能看得出向大明示好的好處,可如今卻沒一個在復州城,所以這才被李越搶了先!
李越的話說的羅嗦,方凱好歹是聽懂了,因為李越的意思就是向大明示好,或者說是‘投誠’!從非政府軍轉為政府軍,然後再伸手要錢要糧,而且還佔了名分大義!
方凱微微皺起眉頭,李越說的都是好話,雖說這點上一開始方凱沒想到,至於和崇禎伸手要錢要糧,那是壓根一點可能都沒有!李越不知道崇禎的窘境。
方凱可是知道的,這個時候的崇禎,別說拿錢養他一個花費甚巨的耽羅島,就是連大明自己計程車卒那都養不起,整個大明,怕是除了吳三桂的關寧軍還能拿半成以上的餉銀,這還是拖欠的,其他各軍,別說拖欠,一年能發上個兩回就是不得了的事!
所以說跟崇禎伸手要錢壓根是不現實的事,就算是崇禎還有野史所傳的內帑銀子,那也輪不上他方凱一個沒來歷的人。